SHARE
    房屋

    公屋冰封三尺 非一「疫」之寒

    2022-06-10

    文章原載《明報》2022年6月10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葉文祺、助理研究員 區浩馳

    公屋冰封三尺 非一「疫」之寒


    香港經歷了5波新冠疫情,公營房屋建設亦難免受影響。房委會本年初公布公屋輪候時間達到6年,當時在社會聚焦抗疫的氛圍下,未引起廣泛關注;然而該數字在最新一季公布中卻再創新高,情况實在讓人擔憂。不少市民期待疫情過後,公營房屋項目就能「解凍」追回進度,但實情又能否如此順利?

    延誤早成常態 疫後難見改善

    事實上,疫情從未成為公營房屋延誤主因。根據運房局回覆立法會資料,2021/22至2025/26年度房屋建設計劃中,有11個項目延誤落成,當中只有3個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涉及約2300個單位,僅佔全部延誤單位數量的11%,遠低於「受到惡劣天氣影響」的87%,以及「不能預計的地質問題」的66%。由此可見,疫情只是「背了黑鍋」,非延誤主因。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房委會曾提出公屋3年上樓,但承諾早在2013年已經失守,輪候時間在當時就突破了3年,到今年更是翻了一倍。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是因為陷入了不斷延誤的「惡性循環」。過去8年的房屋建設計劃更新中,平均每年有15%公營房屋單位延誤落成。

    政府往績欠佳 必須引以為鑑

    資料顯示「頭輕尾重」供應模式難以實現,已知延誤僅屬「冰山一角」。目前政府只會對外公布10年公營房屋供應中的頭5年項目,這些項目只佔全部供應量三分之一,卻已出現年年延誤的情况,由此推斷,後5年項目延誤問題必然更嚴重。

    為免重蹈覆轍,政府必須理清延誤原因,盡快跟進改善。我們曾在2020年撰文分享過3個位於馬頭角、粉嶺和油塘的公屋延誤個案,原因都與官僚作風和繁瑣程序有關。我們剛發布的未來10年房屋落成量預測報告,深入剖析3個分別位於大埔、葵涌和屯門的公屋延誤個案。這些項目均屬後5年項目,且最新落成日期都已推延至2030年或更後時間。

    剖析3案例 拆解公屋延誤

    大埔頌雅路西有個「光說不練」的項目,屬富蝶邨第三期,涉及1030伙。富蝶邨第一期早於去年入伙,第二期預計明年落成,唯獨第三期仍處於地區諮詢階段,動工無期。事實上,政府早於2014年已就項目設計諮詢地區,當時大埔區議會亦已反映意見,其後雙方在2016、2018和2021年反覆進行更多諮詢,但至今仍未敲定發展方案。不同政府部門缺乏協調,落區官員只按各自部門職責分開解答問題,且每次修訂設計都要至少兩年,導致項目至今已延誤超過7年,發展周期長達16年以上。

    葵涌分區計劃大綱圖範圍內,有3個「躺着也中槍」的公營房屋項目。大窩口道項目兩期合共提供787伙,早於2014年啓動改劃程序,但目前發展處於凍結狀態;新葵街項目可供應700伙,於2018年已啓動改劃程序,目前發展同樣凍結;葵安工廠大廈項目屬於4個技術上可重建作公營房屋的房委會工廠大廈之一,其餘3個早於去年啓動改劃程序,唯獨葵安未有明確時間表。追溯原因,是由於區內一個私人重建發展項目提出司法覆核,在爭議解決之前,葵涌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無法完成核准程序,連累區內公營房屋延誤,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屯門新慶路則發生公私營房屋發展「兩頭不到岸」的情况。政府於2014年在新慶路啓動一個約8000伙的公營房屋項目,附近土地業權主要由私人擁有,而公營房屋項目地盤範圍內,亦有兩個私人項目獲得發展規劃許可。然而,政府其後宣布公營房屋項目需要重新進行可行性研究,發展因此出現延誤;私人發展商則希望增加發展密度,並在申請被拒後提出司法覆核,公私營兩邊發展因此都陷入停頓。直到去年,政府終於完成公營房屋可行性研究,決定合併新慶路和鄰近康寶路地盤作整合發展,而先前的司法覆核申請則被駁回。然而,爭端未必就此圓滿解決,未來不排除會出現更多變數。

    疫後首要任務 未來施政建議

    隨着疫情漸趨穩定,房屋供應短缺勢將重返成為社會頭號焦點。我們認為,新一屆政府首要任務必然是加快公營房屋供應。觀候任特首的土地房屋政綱,當中提出成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負責督導公營房屋興建項目、精簡土地房屋發展程序、重啟及優化私人參建模式、更廣泛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建築信息模擬,與團結香港基金的長期倡議一致,希望能夠盡快落實。

    至於新一屆政府承諾在上任百日內,提交初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建議,我們認為有3點值得納入其中:一是為每個公營房屋項目都委任負責「孭飛」的項目經理,監督各部門工作進度,理順政府與地區之間的諮詢過程,並通過一站式平台定期向公衆匯報工程進度;二是盡快落實通過精簡發展程序的法例修訂,避免未來再有公營房屋項目長時間卡關在法定程序之中;三是更善用市場力量促進土地房屋供應,建立公私營合作互信,以免再有房屋項目錯失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