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馬錦星:香港發展新科技有迫切性

    2015-11-20
    螢幕快照 2016-08-04 上午9.59.04.png

    馬錦星

    從事科技業30年,先後擔任英國電訊、摩托羅拉等資訊及通訊科技跨國企業要職,現為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創新科技對香港未來經濟的重要性廣為人知,但總是停滯不前。馬錦星以掌舵人身份,詳細闡述香港 必須有信心投入創新科技,開發新世代的香港經濟精靈。

     

    :廖美香,:馬錦星

    廖:有人質疑香港做創新科技開支巨大,效果遲緩。2012年研發總開支150 多億元(一半來自公營機構),究竟是否值得?香港發展高科技為何有迫切性?

    :城市發展可以人作比喻,有生老病死的不同階段,從經濟角度來說則是一條供求曲線(Aggregate Demand Curve)。香港六十年代是起步期,八十年代是起飛期,過去十多年是成熟期,已經出現停步不前。如果現在不注入新元素,這個城市一定會衰老。

     現在我們做的正是利用科技創新,例如蘋果電腦不斷改良,去將這條曲線提上去。如果沒有創新,無論我們做什麼經濟投放,都難以取得曲線上升的弧度,缺乏競爭優勢。在現代社會,競爭優勢一定是科技和設計,香港不能繼續依賴一兩個產業去支撐七百萬的人口。因為假使這兩三個產業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而出現兩三年的低迷,社會的影響就會非常大。

    廖:現在南韓、新加坡等地科研發展都很好,我們應如何急起直追?

    :我覺得不應以「追」為目榡,而應該是 找尋今後十到二十年,有什麼新科技,什麼工業,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抓到競爭優勢。比如說生物科技,全世界都一樣新,沒有誰有特別優勢。現在連瑞典的世界知名醫學院都來跟香港幾家大學做幹細胞研究,香港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我認為,香港現時要做的是重新起步,做一個十至二十年的規劃,收集專家意見,探討未來會有什麼新的產業出現,有什麼新科技會影響人類,然後我們就全力投放在那裡。

     香港越來越多家庭重視子女對科學的興趣,希望這個轉變能帶動社會全面投入科技創新。香港工業家在九十年代充分利用中國改革開放,將自己的產能提升以百倍計;未來的挑戰是不再以低成本、低工資、多土地、不怕污染等誘因,而是利用創新科技去發展下一個香港經濟精靈。

    螢幕快照 2016-08-04 上午9.59.11_0.png

    廖:香港科學園近期有什麼發展計劃?

     :我們最近進行了一些比較深入民間的推廣活動,目的是加強社會溝通,推廣我們的工作成果,同時令業界朋友進一步認識科學園。我們希望能做到一個「勢」,同全港科研界,各大專院校,研究院等合作支援,推展香港的科技創新。

     此外,我們亦向國際科研機構推介,讓他們認識到可以分享我們的設施,協助他們優化產品、降低成本、研發新材料及製造方法等。

    螢幕快照 2016-08-04 上午9.59.19.png

    廖:可否舉一些成功落地的例子?

    :我們會幫助新開辦的公司落實應用研究成果。最近有幾位年青人,將2004年城大一位教授的研究結果,重新進行實驗,花了四年時間,成功創造了一個生物科技應用技術,利用「轉基因鲭鏘魚」及「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快速雜選1,000種有害物質。產品的應用範圍包括食品、藥品、水質、化粧護膚品測試等,最近已發展 建立了幾十個客戶。期間我們的同事一直提供協助,這可說是一個成功落地的例子。

    我們除了支援研究工作,也稹極協助銷售和開發產品。例如早前中國科技部有一位負貴食品安全的部長前來,我們帶他參觀了三間公司,認識到我們其實做得不錯,相信日後會有跟進發展。

    廖:科學園園區內的公司最近拿了許多國際獎項,這有什麼啟示?

     馬:我們的「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畢業成員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奪得至高榮譽獎。這是我們第二次拿到全場大獎,第一次是2012年。除了全場大獎,還有一位香港人同時取得了全場第三大獎,另有五間公司取得金獎。過去幾年,每年園區公司都能拿到四、五個金獎,在參賽的近50個國家和地區,差不多一千個產品中,沒有其他地區得到這樣成績的;顯示香港年青人的創意和科技一點也不落後他人。

     全世界有規模的科學園超過400多個。一般來說,發展可經歷三個階段,最早期只是提供建築物和地方,第二期開始提供支援的實驗室;第三期則集中提供增值服務。在這方面,我們一直積極提供平台,協助園區內的公司與社會的持份者交流接觸,透過互動激發更多創意,協助產業成長。去年我們就推出了一個 「軟著陸」計劃,向外國的中小企研究人員給予短期租約,亦有顧問隊伍幫助他們發展上下游的服務支援,讓他們試驗完後才考應是否留在香港發展。

     至於社會推廣,早前我們推出了一個科學魔術表演活動,以科學方法玩魔術,吸引小朋友參加,向他們灌輸對科學的興趣。

    馬:整個科學園的規劃,原定到第三期就全部完成。但我們覺得,香港對科技的需求很高,所以現時正在策劃一些延續的新計劃,繼續提升我們的服務。新計劃是興建更多、更大的樓面面積,以加強群集效益。
     
     發展規劃暫定有幾個路向。第一是要產業化。我們覺得如果只是做科研,最多只能創造一萬幾千個就業,但如果能將科研成果產業化,利用科研建立新工業,可以創造出以十萬計的職位。

    經過多方面的探討,我們認為香港目前有幾個新產品可以開發,例如生物科技、新材料、智慧城市用的事物等。這些產品在抽風系統、溫度、濕度、化驗等都需要特別的設施;因而我們計劃在工業邨內興建多層建築物,提供合適的試驗場地。藉此也可以研究讓有工業加上新科技元素重新開發,例如傳統的製衣、時裝增添永久不用洗燙,又能防塵等功能。

    螢幕快照 2016-08-04 上午9.59.27.png

    廖:你的新興工業構思是怎樣的?

    成功的話,這不是舊工業回流,而是利用科研,把舊有工業蛻變,成為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新興工業,使香港重新找到工業優勢。

    又例如,全世界都在發展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不是單只有IT方案的,也需要許多如傳感器等不同產品。科學園不少公司也正在做許多這些傳感器的研發,包括環境、空氣污染、天氣、人流等不同用途的傳感器,這些都是高增值的產品,小小一粒可以賣到幾百美元,香港有能力研發出來。

    廖:第三期以後的計劃確定了嗎?在那裡開始?

    馬:計劃己經確定了。我們管理團隊提出這個方案,認為長遠很有作為,於是提出修訂早於七十年代制定的科技園原始規劃政策,獲得行政會議通過。

    我們在工業邨還有幾幅地,可以先利用這幾幅地做試驗,成功後再考慮更進一步。計劃中的新建樓房,暫定是八層至十層等,會選在將軍澳工業邨開始,相信兩三年後會看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