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積極「去污名化」 提升市民對精神健康關注

    2023-06-10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3年6月10日
    撰文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周嘉俊、助理研究員 夏楠

    積極「去污名化」 提升市民對精神健康關注.jpg


    近來,一系列不幸事件的發生,再次將市民的關注焦點引向精神健康的議題,亦不免有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因而受影響。許多市民通過不同渠道表達對相關事件的關注及自身感受,但社會亦要小心事件有可能引起更大的漣漪效應,長遠加深對精神健康疾病的誤解和污名問題,演變成另一個精神健康危機。

    其實對精神病患者存在誤解及污名問題絕非新鮮事。研究結果顯示,45%的市民認為精神健康問題源自缺乏自制力,60%的市民表示不願意住近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人。而一項針對職場精神健康歧視狀況的調查結果亦顯示,超過四成精神病患者過去五年曾在求職、在職或離職過程遭遇歧視。

    阻止事件持續發酵

    鑽石山暴力事件發生後,香港紅十字會設立的熱線中,有超過20%求助者曾患有精神健康疾病,他們擔心相關事件影響市民對精神病患者看法和態度。若我們繼續將精神健康疾病與暴力畫上等號,只會為精神病患者貼上更多標籤,不但加深社會對他們的誤解,更可能讓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市民不敢求助,使病情惡化造成更大影響。

    事實上,專家或研究均明確指出,在絕大部分時間,不幸事件與精神病患者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僅有3%至5%的暴力行為可歸因於患有嚴重精神健康疾病的人。由此可見,將精神健康疾病與暴力行為捆綁無疑是「一竹篙揇沉一船人」,社會需要正確認識精神健康疾病,從而消除對患者的誤解,阻止事件繼續發酵,釀成更深遠的污名問題。

    政府一直透過各種措施進行精神健康教育,如2020年7月開始推出的「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多管齊下向公眾傳遞精神健康的正面信息,提升公眾對精神健康的了解,鼓勵市民及早尋求協助及治療,達至減低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和歧視的目的。政府亦致力加強職場上的精神健康支援,例如推行《精神健康職場約章》推動建立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截至2023年3月,全港已有近1200家機構簽署該約章。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無論是「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還是《精神健康職場約章》,都未有具體指標評核成效。根據立法會文件,現時對有關計劃的評價主要集中網站及創作內容的點擊次數與觀看次數,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制訂關鍵績效指標(KPI),惟針對精神健康的指標只涵蓋相關教育資源派發至全港中小學及專上院校,對計劃能否減低市民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和歧視尚未制訂指標作持續監測。

    可制訂KPI作持續監測

    儘管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曾就「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進行焦點小組研究及媒體觀感研究,結果顯示項目可有效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了解、減低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歧視,及提倡社會共融,但缺乏具體數據參考,難以就整體市民對精神病患者的觀感作出評估和追蹤。

    此外,《精神健康職場約章》方面,簽署約章的相關機構只需完成指定項目便可列為「精神健康友善機構」或「精神健康友善卓越機構」,對行動能否改善職場精神健康卻未有持續評估。

    團結香港基金2022年《跨界合作 提升全民精神健康》醫療政策研究報告指出,政府應制訂精神健康評價體系KPI,並透過定期的監察、評估及檢討,以評估相關工作具體進展。以減低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和歧視為例,特區政府可參考借鑒英國在2007年至2021年期間舉行的反歧視運動Time to Change的經驗。該運動從宏觀角度出發,持續通過不同指標,如對精神病患者的態度、歧視水平等評估運動效果。運動改善了540萬名市民對精神病患者的態度,單是2016年至2021年五年間,在整體社會中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水平更下降了32%。這些數字反應了項目效果,亦為政府的政策制訂提供數據參考。

    消除對精神病患者的污名問題並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僱主及市民等社會各界的長期努力和持續的資源投入,其間更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持續監測相關計劃的成果,讓資源用得其所,全面提升港人精神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