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教育及青年

    香港教育可以避免「內卷化」?

    2021-11-20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1年11月20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助理研究員 劉慧希

    香港教育可以避免「內卷化」?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近年來「內卷」成為了形容青年問題的流行用語,泛指過度、惡性的競爭,也用以形容經濟或社會的頑疾,此詞更成為去年內地「十大流行語」之一。事實上,「內卷」並不是內地獨有的挑戰,香港的教育制度乃至青年的出路亦面臨同類問題。

    隨着社會發展以及教育程度的提高,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今年學士學位的參與率已經到達54%水平,高於國際經貿組織的平均數字;如果計及副學位更超過八成,遠遠超出回歸初期六成的目標。可以說,香港的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過往的精英主義。

    人數多了,競爭大了,差異自然也大了;遺憾的是,制度上卻沒有因而作出調整。學術成績依然是學生唯一的奮鬥目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格局令不少老師、家長、學生從中學階段已經深陷「競次」模式,尋求快速學習、推進成績的途徑:老師操練考生的應試技巧,補習教育催生天價「名師」;家長也參與競爭,通宵排隊僅為幫孩子報讀「摘星課程」。

    隨之而來的是學歷通脹、學位貶值的現象。過去20年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不進反退,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中位數從1997年的15457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4395元。這些跡象無疑為社會未來響起警號:我們不得不問,單一標準在推進社會發展上有何意義呢?我們的教育制度是否深陷「內卷」陷阱,過度關注學術競爭而遺忘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政府作為香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乃至學生父母,都應該重新審視教育的意義和定位。我們必須考慮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一展所長。

    毋庸置疑,並非每個學生都適合升讀傳統學術課程,當局需要為年輕人開闢更多元的賽道及出路,從中學階段起為各行各業「育才」。德國、英國等國家在高中階段均有約50%高中學生就讀職專教育、學徒制、雙軌教育等非傳統學術出路。同時,在中學階段過後,芬蘭、德國、新加坡等國家都以應用型大學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位課程,作為高增長行業培育所需人才的基礎。相比而言,香港在中學階段的高中應用學習課程參與度僅約6%。

    要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去內卷化」,亦可以參考國家「十四五」規劃,致力強化職專教育工作,鼓勵龍頭企業與院校合作,舉辦職業教育課程。當局應該積極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立交橋」,大力推廣業界與學界之間的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學術以外的應用型出路。

    陷入教育「內卷」,只會抹殺年輕人探索知識的渴望、削弱年輕人的競爭力。香港要向前走,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元化、符合個人興趣的升學路向,走出教育制度下的「內卷」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