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

    美退出巴黎協定將領袖拱手相讓予中國

    2017-11-22

    撰文:  劉瀾昌  資深傳媒人

    PA02.jpg

    當今世界,沒有人否認中國是挑戰美國霸主地位的大國,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也就是美國的國際領導責任的分擔國。美國歷屆總統都是,美國不做第二。但是,特朗普自私的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實際就是將在全球氣候治理的領導責任相當一部分“讓渡”給中國了,而中國雖然是當今世界的最大碳排放國,但是沒有趁機“卸膊”,反而更進取的加大減少碳排放的力度,自然而然坐上了領導者的寶座。

    國際輿論認為,美國退出巴黎對世界4大致命影響。第一,將增加其他國家的碳減排負擔,增加實現溫控目標的難度和成本,減低了對協定的履約率,雖然不會即刻造成全球氣候治理的框架坍塌,但全球氣候治理的進程將產生嚴重遲滯。第二,將進一步動搖美國的聯盟關係、尤其是其對歐關係。第三,對美國國內發展方向帶來多重影響。 退出協定,美國將不用兌現減排目標,也將免除向應對氣候變化付出的資金和科研投入,甚至可以放手恢復煤炭等傳統能源行業工作崗位,此舉勢必提高美國企業收益、增加制造業就業崗位。 不過,則影響美國發展環境友好型技術和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上失去領導世界的地位。第四,美國國際形象和國際信譽加速下滑。好在中國和歐盟的堅定表態讓世界看到了希望。 

    無疑,中國是當今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從1990年代開始,其排放量便大幅增長,到2007年,它終於超越美國。根據「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研究聯盟的數據,2015年,中國排放了約104億公噸源自化石燃料使用和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總排放量的29%。美國2015年的排放量為54億噸。

    PA03.jpg

    中國在巴黎協定中表示,到2030年,它將讓本國的碳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60%至65%。為了經濟發展,北京不能完全達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治理水平,尤其還不能完全擺脫對「煙囪產業」的依賴,並轉而使用更清潔的能源。其煤炭需求自2012年以來有所降溫。但中國能源總需求的大約三分之二依然要靠煤炭來滿足。而煤炭釋放每單位能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要多於石油或天氣。

    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是,中國原來承諾,其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但是這個峰值必定還提早到來。中國現正通過把太陽能、風能、核能以及其他非化石能源用量大幅增加,計劃盡快增至能源總用量的20%左右,來提前達到減排目標。

    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的一位創始合伙人尼古拉斯·胡內(Niklas Höhne)說。「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接近於拐點。拐點很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到來——往最好裡想,或許已經浮出了水面。」

    事實上,國際壓力或許在遏制中國的碳排放方面起了作用,但真正的動力源還是在中國內部。中國公眾對空氣污染越來越感到不滿,這促使中國各級政府領導人採取舉措削減「煙囪產業」,減少使用煤炭能源。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駐北京的研究分析師柳力(Lauri Myllyvirta)承認,「在中國,發展清潔能源的更大驅動力與其說源自巴黎,不如說源自國內」,「空氣污染以及重塑經濟的需要是更大的驅動力。」

    固然,中國並不情願扮演獨力捍衛巴黎協定的角色,而是希望和全球一起治理氣候,這符合習近平提出的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然而,特朗普的任性,卻客觀把中國推到了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