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社

    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7年舒緩北京擠迫狀況

    2015-06-26

    撰文:楊生華

     

    【十三五關鍵字/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戰略的核心是通過強而有力行政手段,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三大難題困擾京津冀發展

    為何「京津冀協同發展」會成為「十三五」期間的重大國家戰略?

     

    原來京津冀發展遇到的三大難題,一定要在國家戰略層面來解決。國家主席習近平因此要求三地「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 計的目標一起做。」

     

    京津冀地區發展的三大難題:

     

    1. 北京集聚過多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問題突出。人口過度膨脹,截至201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達2151.6萬人,其中中心城六區1276.3萬人。交通日益擁堵,大氣汚染嚴重,房價持續高漲,社會管理難度大。

     

    2.  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地下水嚴重超採,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已成為內地東部地區人與自然關係最為緊張、資源環境超載矛盾最為嚴重、生態聯防聯治要求最為迫切的區域。

     

    3. 京津兩極過於「肥胖」,周邊中小城市過於「瘦弱」。河北與京津兩市發展水準差距大,公共服務水準落差明顯。20年,河北人均GDP僅為北京的40% 和天津的38%,人均財政收入分別只有北京、天津的1/6和1/5,河北2014年每千人口擁有醫療機構床位數和職業醫師數分別約為北京的1/3和2/3,平均受教育年限比京津落後2-3年。

     

    功能定位

    京津冀整體定位:「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

     

    北京: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天津: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和改革先行示範區。

     

    河北: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空間佈局

    京津冀空間佈局為:「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

     

    「一核」即指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首要任務。

     

    「雙城」是指北京、天津。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引擎,要進一步強化京津聯動,全方位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加快實現同城化發展,共同發揮高端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三軸」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個產業發展帶和城鎮聚集軸,這是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體框架。

     

    「四區」分別是中部核心功能區、東部濱海發展區、南部功能拓展區和西北部生態涵養區,每個功能區都有明確的空間範圍和發展重點。

     

    「多節點」包括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張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島、滄州、邢台、衡水等節點城市,重點是提高其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有序推動產業和人口聚集。

     

    發展目標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在符合協同發展目標且現實急需、具備條件、取得共識的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試點示範有序推進,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服務共建共用取得積極成效,協同發展機制有效運轉,區域內發展差距趨於縮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新局面。

     

    遠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生態環境品質總體良好,公共服務水準趨於均衡,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 用。

     

    通州先行

    7月10日至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會提出,下一步北京市將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論證,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

     

    通州定位的調整將給北京城市格局帶來系列變化,北京城市規劃中一些區縣定位也將隨之調整。

    有學者認為,北京市政府搬出東城區後,原先核心區的東城區和西城區可能合併,這主要是中央機構單位的城區,可以成為特別行政區域。

     

    協同進展

    北京確定到2017年要退出1200家污染企業;推動鋼鐵、汽車等行業企業向京外轉移和佈局;動物園、大紅門、西直河等市場商戶正在向廊坊永清、保定白溝、滄州黃驊等地疏解;大學的疏解先從本科開始,重點推進北京建築大學、工商大學、城市學院和四所中職學校向五環外新校區疏解;天壇醫院、同仁醫院、友誼醫院等向郊區疏解。

     

    交通方面,北京新機場加快建設,石家莊機場納入首都機場集團統一管理;京津城 際延長線和津保鐵路將於今年10月底前完成聯調聯試;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京秦高速、京台高速等一批「斷頭路」,「瓶頸路」段正在打通或擴容。京津冀之間今後 將由27條城際鐵路線路聯通,總規模達到3796公里。其中京唐城際、京濱城際將於年內開工,計劃2016年底前開工廊涿城際、首都機場到北京新機場城際鐵路聯絡線。

     

    生態環保方面,三省市制訂了201 5 - 2017年植樹造林實施方案,已將山東、河南毗鄰河北部分區域納入京津冀大氣汚染防治範圍,區域聯防聯控汚染機制已經建立。

     

    產業方面,北汽集團黃驊整車項目建成投產,北京現代汽車第四工廠25萬輛整車專案於今年4月在滄州動建,曹妃甸千萬噸煉油項目已核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天津濱海一中關村科技園等重點合作平臺加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