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

    《神州40年》 第十九集:第一批小商品市場

    2020-09-02

    1982年9月浙江義烏700多個攤位,造就中國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義烏,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的小縣城,過去,農閒時農民會拿自製的紅糖到外地交換雞鴨鵝毛,再賣給同鄉製造肥料,賺取微利。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令個體經濟快速增長,義烏也出現很多賣新奇貨品的「走鬼檔」(無牌小販),但不少貨品屬於國營企業專營「走鬼」走慢了,隨時血本無歸。

    義烏商人何海美:「賣尼龍襪子都是一隻紙箱子,那個「打辦」(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把尼龍襪子全部沒收去。」

    1982年8月剛調任到義烏的謝高華,了解過小攤檔商販逆境謀生的困難,決定為他們「開綠燈」。時任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我叫開放市場,出了問題我負責,我這個烏紗帽要撤就撤掉,撤掉我回家種田。」隨後一系列市場開放政策出台,1982年9月,700多個攤販就在義烏這條填平了的河道上,合法經營。到了今天,義烏國際商貿城7萬多個商戶,每天跟200多個國家及地區進行貿易,「中國製造」早就闖出國門。2019年義烏市外貿進出口總值,接近3千億元,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31萬億元。

    神州40年 第一批小商品市場

     

    收看《神州40年》
    https://bit.ly/2Y7Sd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