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提供平等機會 吸納海外良醫

    2021-06-29

    文章原載《經濟日報》2021年6月29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 助理研究員 劉丹婷

    提供平等機會 吸納海外良醫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隨着立法會首讀《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香港的醫生荒再度成為大眾焦點。條例草案絕非無中生有,根據港府最新的人力推算,到2030年,香港將短缺1,610名醫生,當中已計算了每年所吸納的本地新畢業生。

    並非只有香港面臨醫生短缺的危機,新加坡和英國也是同病相憐,但兩地都在對症下藥。它們靈活應變,為醫療體系吸納人才,因此醫生對人口比例均比香港優越。兩地的體系均對非本地培訓醫生大表歡迎,也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專科培訓,他們有機會在當地接受全面或部分的專科培訓。

    話說回來,港府在條例草案裏新建議的特別註冊途徑,也是旨在針對尚未開始、有志延續、以至已經完成專科培訓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是,有了此一新途徑,香港現時的專科培訓機會和認證機制,又是否能與新加坡和英國看齊?當地的做法對香港有甚麼啟示?

    受制合約條款 無法延續專科培訓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訪問了獲有限度註冊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了解到他們在持續進行專科培訓和尋求專科資格認證時所遭遇的障礙。盡管這些醫生已符合聘用所需的資歷,而培訓課程亦有空缺,但他們慨嘆因受制於合約條款,仍是無法延續專科培訓,負責專科培訓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轄下各所分科學院,斷然拒絕這些外來醫生入讀。

    資格認可不公平 事業發展受限

    即使是較具資歷的專科醫生,來到香港也是寸步難行。有醫生循較鮮為人知的「專科註冊資格審核」途徑尋求認證,過去10年僅有49名申請人通過審核,成為專科醫生,但依然不能保證其事業晉升機會能與本地培訓的專科醫生看齊。

    另一邊廂,以有限度註冊身份於醫院管理局任職的專科醫生,事業發展亦受到限制,只有個別專科能晉升到副顧問醫生這個中層職級,至此亦行人止步。培訓諸多障礙,對專科資格的認可又不公平,在非本地培訓醫生眼中,香港醫療體系到底有多歡迎他們加入,就可想而知。

    我們不妨看看英國或較為鄰近的新加坡,如何透過清晰的資歷認證途徑,以及平等的事業晉升機會,來吸納非本地培訓醫生。如上述研究報告所建議,政府要解決專科培訓的難題,應授權予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向轄下每一所分科學院分配更多培訓名額,讓更多醫生能夠入讀課程;醫管局亦能透過為期9年的綜合合約促進持續培訓,讓醫生有足夠時間完成專科培訓;政府亦應為醫專和醫管局提供額外撥款,以確保非本地培訓醫生也有機會接受專科培訓,同時亦無損本地畢業生的培訓機會。

    至於專科認證的問題,政府、醫管局和醫專可攜手合作,確保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獲得公平對待。為此,醫管局應消除任何關卡,所有職級和專科醫生的晉升標準,應以能力為依歸。

    設委員會審核 資格看齊本地醫生

    政府亦可參考新加坡的專科醫生認證委員會,設立同類的獨立機構,延攬國際專家,負責進行專科醫生認證。新加坡的委員會訂立了專科註冊所需的資格,以及註冊時獲承認的培訓課程。該委員會向專科醫生清晰說明認證的要求,須視乎他們的受訓院校,毫不含糊,一清二楚。經委員會審核的專科醫生,其專業資格可獲認受為等同於本地培訓醫生,能確保就業機會平等。同樣道理,這些專科醫生在香港也應與本地培訓醫生享有同等的資格和權利。

    香港與世界各地一樣,面臨嚴重的醫生荒,假如不及早應對,問題只會更為棘手。看到新加坡和英國的成功例子,香港顯然要急起直追,才能化解醫療服務和醫生不足的老大難。盡管兩個海外國家的體系也未臻完善,但至少為我們的醫療體系危機,示範了一些可行的進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假如缺乏良醫,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滿足香港的醫療需求。參考同儕的做法,我們大可見賢思齊,為未來開創一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