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更好發揮企業可持續發展力量

    04/05/2024 - 16:32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4年4月5日
    撰文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  周嘉俊、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楊樂思、張思潔

    VCG41N1779640675.jpg


    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了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呼籲各國於2030年之前建立更和平及繁榮的社會。儘管全球各國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但根據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的報告顯示,雖然目標的時間表已過了一半,目前進展卻嚴重滯後,僅18%的細項目標進展順利或達成,逾三分之二目標進展緩慢或沒有進展,甚至有15%目標比2015年基準表現更差。

    要推動社會各界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取得進展,除了政策支持外,我們亦需要企業透過改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實踐參與其中。近年來,環境可持續性(Environmental, E)和良好治理(Governance, G)受到了廣泛關注,但社會責任(Social, S)往往較多聚焦於公司內部及供應鏈狀況,較少明確指標評估公司對社會的影響,致使未有充足的指引鼓勵企業推動社會發展。要推動企業考慮社會需要,政府可參考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地區及企業訂立相關指引,使企業更容易了解社區需要,並發揮自身影響力幫助社區。

    優化社會效益評估系統

    企業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改善社會狀況,亦可為公司帶來三大益處。首先,於規避風險方面,若企業主動推動可持續發展,有助降低政府需改動政策的誘因而對公司業務帶來潛在風險。近年,各地政府為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質素而加強對私人市場的介入,以立法、徵稅和推出政策等不同方法,引導市場的發展方向。當中有些措施更徹底改變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為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透過主動將社會議題納入其商業考慮及決定中,企業可以尊重和照顧各方持份者,包括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亦能更順利應對潛在的監管變化。

    其次,提升品牌聲譽方面,越來越多消費者尋求符合其價值觀的品牌,並會優先考慮兼顧社會影響的公司,所以此舉更能提高品牌聲譽和客戶忠誠度,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在獲得資本和擴張機會方面,ESG成為受市場歡迎的主題。透過推動社會發展以強化其ESG策略,企業可以吸引更廣泛的資本,包括社會責任投資基金或具影響力投資者,從而開闢新的擴張途徑。

    即使企業以營利為目標,推動社會發展也有助於企業創造價值、管理風險,並不與其自身利益相違背。因此,企業有充分的誘因去推動社會發展,發揮其影響力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近年,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投資於能為公司股東及社會其他持份者創造共享價值的項目。考慮到企業關注投資回報比例,我們需要制訂一套社會效益評估系統,以量化不同項目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亦讓企業得以持續追蹤同一個項目的效益,並識別出該項目可以擴展或改善的空間。此系統及相關的數據不僅為未來開展新項目提供重要依據,更可以吸引外部的支持和資金,是持續創造共享價值的重要一環。

    然而,現時要進行社會效益評估的門檻較高,不論是評估本身的價格,還是評估的複雜性,都讓不少企業卻步。為了鼓勵更多企業參與社會效益評估,世界各地已作出不少簡化企業相關評估流程的嘗試,例如,有本地集團推出「正值約章」可持續發展租戶計劃,協助租戶追蹤其社會效益相關數據及進行評估,「達標」的租戶可獲物業管理費優惠等獎賞激勵;而為了降低評估中量化社會效益的難度,英國政府採納社會組織所設立的社會價值庫(Social Value Bank)工具,以協助政府、商界和民間組織三方將社會項目的投資及成果轉化成可量化的社會價值。香港大學亦嘗試建立類似的社會價值庫,但成效未見顯著。如果香港未來發展出一套社會效益評估標準,相信可以降低進行社會效益評估的門檻,令企業創造共享價值時「有方向」、「有結果」、「有效益」。

    建立更加繁榮公平的未來

    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企業的參與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透過以人為本的商業模式和社會價值導向的實踐,企業能改善自身表現並贏得消費者青睞,亦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關鍵推動者。這不僅有助於解決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如貧困和不平等,還能建立一個更加繁榮、公平和可持續的未來。透過跨界合作和共同努力,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可以攜手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未來鋪就一條創造共享價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