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改善海外醫生政策 各界須開放探討

    2021-04-15

    文章原載《經濟日報》2021年4月15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

    改善海外醫生政策 各界須開放探討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21世紀社會發展急劇變化,生活形式日新月異,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普及,均促使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上升,醫療資源規劃成為各地熱門話題。政府近來向立法會提交了一份《香港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對醫生人手短缺最新推算跟3年前相比,錄得顯著差距。

    事實上,醫生人手不足並非本港獨有的問題,國際間不少和香港相約的經濟發達體亦有面對類似狀況,不同的是,與新加坡、英國、澳洲等地相比,香港自1997年後取消了以免試途徑獲正式註冊的制度,非本地培訓醫生(坊間又稱「海外醫生」)必須通過執業資格試,才能在港正式註冊。

    港每千名市民 僅分配兩醫生

    當中所衍生的差異,在數字上是顯而易見的:根據2012至2016年5年平均數,香港非本地培訓醫生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僅約13%,大大落後於97年前的56%(1992至1996年5年平均數),而其他先進地方,如新加坡、英國、澳洲的海外受訓醫生比例,可達至約30至40%。海外醫生數目下降,直接影響了在港正式註冊的新醫生總供應。

    對廣大市民而言,這些數據又有甚麼含義?根據醫生對人口比例,現時本港每1,000名市民最多只能被分配2名醫生照顧,於新加坡可獲2.5名醫生關顧,在英國則有3名醫生照料,在澳洲甚至加倍至約4名醫生。醫生人手短缺與醫療服務輪候時間長、看症時間不足等息息相關,這些求診經歷,市民多是了然於心的。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醫生人手短缺為全球性現象,各地政府近年亦各出其謀應對,為何唯獨香港未能參考海外其他先進地區的方針,多年來主要只在本地供應制度上徘徊?政策上的差距,其實是可以透過完善政策漏洞去填補的。與任何政策一樣,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帶來機遇,當然也需回應廣大市民的顧慮,箇中關鍵正在於細節。要為本地醫療質素把關,同時更具彈性地解決公營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以及保障本地醫生前景和培訓資源等,實際上可透過政策設計,對症下藥。

    評估醫生資歷 考試非唯一途徑

    若然細心參考各地非本地培訓醫生政策,可注意到設計上實有不同範疇。要資歷評估醫生水平,考試並非唯一考核方法,如新加坡和澳洲均設有「指導」計劃,讓非本地培訓醫生可在監督下,於當地就業一段時間(新加坡為2至4年,澳洲為12個月),以實際工作表現作評估。此外,新加坡醫學理事會(Singapore Medical Council)隨着當地醫療人力的浮動,有彈性地適時增加或刪減認可海外醫學院的名單;而英國在評估海外醫生的語言水平,亦接受不同證書認可。論考試以外的資歷評估,這些政策設計都值得香港參考。

    經多年討論,港府終於在上月初發表立法框架初步建議,令本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具文化和語言能力),若已符合指定醫科畢業,以及港外醫生註冊或專科醫生資格(達至一定醫生質素),並已於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最少5年(以紓緩公營醫生短缺問題),建議可循新設考試以外途徑取得正式註冊。現時港府正就立法框架建議諮詢社會各界,並計劃於第二季內向立法會呈上有關條例草案。

    社會上有聲音表示,增設途徑或會「中門大開」,也有人擔憂政府或會於制定認可醫學院名單上有其他考慮等,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亦是合理的關注。只要參考國際間的政策,便會明白這些憂慮並非解決不了,需要的是各界人士包括業界、政府、民間團體以至市民持開放態度,對每一個政策細節共同深入探討。若然繼續抱持「斬腳趾避沙蟲」的態度,政策發展上恐怕只會裹足不前,難以帶來長遠的社會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