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加快推進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

    2022-05-21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2年5月21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立法會議員 黃元山

    加快推進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醫生人手短缺是香港醫療體系長期以來面臨的重大挑戰,去年修訂的《醫生註冊條例》有助吸納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特區政府上月公布首批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特區政府表示會透過多種形式開展海外宣傳活動,推廣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可在港取得正式註冊及執業的新途徑,以鼓勵相關人士來港服務。

    歷屆特區政府均有推出改善醫生人手措施,惟醫生短缺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目前本港每千名人口只有2名醫生,遠低於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3.6名醫生),與新加坡(2.5名醫生)相比也有明顯差距。要解決醫生人手短缺問題,除通過進一步增加本地培訓學額、改善挽留人才措施等,政府更需要在吸引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服務上多作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盡快擴大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當前,首批名單上僅有27項,與最終100項獲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政府表示會爭取在下月內公布第二批名單,並在年內完成訂定相關名單的工作。政府和特別註冊委員會務必加快工作進度,令有意來港工作的醫學生可以早做準備的同時,盡快滿足本港市民對醫生人手的迫切需求。

    政府在制訂獲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的過程中要有長遠眼光,對名單的增減均留有調整的空間,做到張弛有度,以便根據本港實際情況作出適時調整。獲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應發揮「控制鍵」功能,按本港實際需要適時調節非本地培訓醫生引入人數,以更好滿足市民需要。

    具體而言,可參考新加坡的實踐經驗:當地早期為保障非本地培訓醫生質素而隨《醫生註冊法令》推出的「附表二」中僅有29項獲認可醫學資格,後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多次增減。2009年,「附表二」曾包含多達160項獲認可醫學資格,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最新修訂後已縮減至103項。其間,新加坡醫生人手從2008年的每千人1.62名醫生增長至2019年的每千人2.5名醫生。

    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不僅要重「量」,更要重「質」。根據適當的標準引入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以最快速度融入本港公營醫療體系,為市民提供及時優質的醫療服務。在第五波疫情最嚴峻時,大批內地醫護人員馳援香港,協助治療新冠患者,對緩解本港疫情起到關鍵作用。兩地醫護人員在多方面進行深入協作,彼此並無隔閡,共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內地醫療團隊的優異表現,充分展現了高質量非本地培訓醫生可為本港醫療體系作出的巨大貢獻,也令市民更加期待未來有更多高質量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服務。

    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已圓滿完成,期望李家超就職後,帶領管治團隊充分實踐「以結果為目標」理念,着力解決醫療相關問題,紓緩醫療人手短缺壓力,以改善市民健康、提升市民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