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加強線上服務 提升青年精神健康水平

    2023-03-15

    文章原載《香港01》2023年3月15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周嘉俊、助理研究員 夏楠

    加強線上服務 提升青年精神健康水平.jpg

    隨著口罩令解除,香港宣告全面復常。然而,香港市民的健康仍存在不少隱憂,特別是青年的精神健康狀況。本地組織去年向12至25歲的青年進行調查,發現有近7成受訪者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困擾,更有三成受訪者未有尋求協助。

    事實上,政府在疫情前已推出了一系列服務以提升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政府早在2016/17學年開始推出「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在社區和校園提供支援。該項目主要通過跨專業、跨界別團隊的合作,以學校為平台,及早識別有需要的學生,並因應學生需要安排不同程度的醫療與社會支援。參與計劃的學校已從2016/17學年的17間上升至2021/22學年的210間,惠及更多學生。社會福利署亦在2019/20學年起,在全港460多間中學實行「一校兩社工」的安排,以滿足學生在學習、社交及情緒上的需要。AdChoicesADVERTISING線上精神健康服務有待加強

    然而,要提升青年的精神健康服務水平,除了要進一步發展現有線下服務外,更要善用科技推廣精神健康服務,如互聯網精神健康服務。與傳統線下服務相比,線上精神健康服務擁有匿名性及較少污名化等優勢。世界衞生組織在2022年發布的《世界精神衞生報告》呼籲成員應用數碼科技以提升精神健康服務的能力與質量。

    現時,香港有多個平台與機構提供數碼精神健康服務。從推廣與預防角度,政府於2020年推出「陪我講 Shall We Talk」計劃,計劃的網頁提供一系列心理困擾相關測試,並載有常見精神健康問題、治療、求助、社區支援等相關資料,以及與學校相關的精神健康資訊,令青年清楚了解自身精神健康狀況的同時,亦能獲得精神健康服務資訊。

    儘管如此,現時網頁的評估功能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一方面,政府可考慮將評估結果進一步個人化,令網頁使用者完成相關測試後,能獲得更具針對性的結果與建議。另一方面,現時網頁與服務之間並沒有導向功能,青年受到精神困擾時,仍需逐項服務作了解、分析,再選擇服務,使他們難以及時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精神健康服務。如網頁可提升導向功能,網頁能在使用者完成評估後,直接連接到合適的服務,就有望做到無縫銜接。此外,政府除了可以定期從網頁點擊率等指標評估網頁的效用外,亦可以參考英國的Time to Change 計劃,從宏觀角度出發,追蹤市民對精神健康病患者的觀感,以評估計劃教育大眾的成效。協調數碼介入服務

    在介入方面,社會上亦有多間機構以不同方式傾聽青少年需要,並提供情緒支援。例如多間社福機構共同運營的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透過文字訊息為青年提供線上情緒輔導,並可作出即時轉介,為有需要的服務使用者提供即時專業支援。另外,近年手機應用程式亦成為提供數碼精神健康服務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精神健康介入,同樣有效減輕精神困擾、提升精神健康水平及生活滿意度。然而,現有的介入服務是由多個不同社福機構提供,服務較為分散且缺乏系統性規劃,亦受資金限制,持續性成疑。為此,政府應考慮協調現有數碼精神健康服務,並根據需要將部分先導計劃恆常化,以令更多市民受益。

    青年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並引發社會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亦針對此問題建言獻策。香港在進一步提升本地青年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同時,亦可以將現有線下、線上服務模式進行歸納總結,將相關經驗向内地其他城市進行推廣以作參考,共同建設健康中國,照顧市民的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