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藝術創新

    研究建立「綜合文化資料庫」

    2022-07-30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2年7月30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 黃元山博士、助理研究員 林玥彤

    研究建立「綜合文化資料庫」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 數字時代的文創產業發展]

    珍寶海鮮舫的沉沒,令不少市民唏噓,亦再次引起大眾對本地文化保育議題的關注。的確,文化保育已是燃眉之急。隨着新一屆政府上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在七月正式展開工作,而當局正面對的一個急迫挑戰,就是必須正視本地文化遺產的保育及保護。

    從粵劇到皇都戲院,文化遺產涵蓋了廣泛的物質與非物質形式,這些倖存的遺產代表了人們代代相傳的知識財富,是一個地方珍貴的生活寫照與印記。我們必須了解香港擁有哪些文化遺產、判斷哪些是值得保護,才有助我們了解香港、了解自己。

    記錄文化資源便是第一步。綜觀全球,許多國家及地區早已建設文化資料庫,將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材料數字化,如舊報紙、期刊、照片、詩歌、藝術品、手稿和文學作品等。這項工程對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尤其重要。

    今年五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推進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旨在將國家的文化資料數字化,其中包括與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在理想的情況下,只要有了這些資料庫,各種文化遺產將會被存放在區域和省域文化大數據中心,以及國家文化專網上,從而得到多重保護。建立資料庫的目的在於推動文化生態中的保育、研究與創新,例如協助大學、文化科技公司或內容服務提供者的業務。

    在歐洲,法國也運營着一個文化遺產及藏品的開放平台。這個平台收錄了大約四百萬件法國文化財產,包括繪畫、建築、攝影作品,以及各類收藏於法國博物館或圖書館中的藏品。

    這類線上資料庫可以識別、存儲和推廣文化遺產資訊,並持續更新以發掘更多值得保育的事物,將文化資訊帶給大眾,進一步推動研究與教育工作,培養決策者以及普羅大眾的保育意識。

    事實上,香港亦有屬於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為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包含了48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訊,如粵劇、南音和戲棚搭建技藝等。不久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更開發了「博物館統一藏品管理系統」,集中管理轄下的館藏,加強博物館之間的信息共享,這也算踏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由政府部門管理的資料庫外,還有其他,譬如香港中文大學的戲曲資料中心(中大中國音樂研究中心的附屬單位)便致力於保存粵劇曲譜、剪報和錄音帶等檔案資料。因此,各機構絕對有足夠的空間合作,建立記錄香港文化資源的綜合資料庫。作為重整香港文化保育政策的一環,我們應該加強記錄文化遺產和知識,並開發更深入、全面以及便利的線上編目,供公眾使用。那麼,將珍貴的文化材料記錄下來之後,下一步又應該做什麼呢?現在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該認真關注文化保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