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科技創新

    宿昔怠慢窒礙招商 資金土地並駕引資

    2022-03-11

    文章原載《信報》2022年3月11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 水志偉、助理研究員 曾文軒

    宿昔怠慢窒礙招商 資金土地並駕引資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新冠疫情迄今已數年,不少龍頭跨國藥企在世界各地擴展科研業務,以捕捉全球現時以至未來後疫情時代的市場機遇。其中一家mRNA新冠疫苗供應商莫德納(Moderna)在二月公布將在香港設立研發基地,有望成為現時首個落戶香港進行科研活動的龍頭藥企。誠然,這確是「遲來的春天」──過去莫德納等生物科技企業曾籌謀落戶香港,但因遭怠慢應對而令計劃告吹;反之,國內外城市均推出優惠政策積極引資,香港卻因故步自封而錯失了不少吸引龍頭企業成為「錨機構」的良機。

    不利龍頭生科企落戶

    筆者固然樂見今年《財政預算案》增撥100億元完善生命健康科技產業鏈,但當中未見有招商引資政策;若然香港延續一貫的怠慢自封,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的步伐只會仍然受限。

    據聞莫德納早在約七年前已尋求支持落戶設疫苗廠,主力進行流行病學研發,後來港方卻因未見企業研發的重要性而讓其溜走。當然,大學科研非常重要──莫德納本身也是利用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科研成果作技術轉移的衍生公司(spin-off)。然而,現時香港各大學技術轉移不頻密,即使能夠成功開設衍生公司,在香港市場規模受限及產業鏈不完善等因素下,公司要規模化不但路途遙遠且滿布荊棘。而龍頭企業豐厚的科研資源及強勁的產業化能力,不但對大學科研創造需求,亦能引入前沿科研經驗、孕育出大量初創公司。

    另外,內地合同研究機構(CRO)龍頭企業藥明康德也在約四年前計劃落戶香港,洽談至成熟階段。本以為成功在望,但因港方配套規劃等問題,又讓香港再一次錯失黃金機會。香港的監管審批程序僵化費時素來為人詬病,對商界而言卻是孰不可忍。事實上,香港現時缺乏以科學家領導的高層次部門以檢視以上制度問題,也沒有就生物科技發展定下產業目標及發布產業藍圖、撥款策略,以及其他產業政策。

    香港應當借鑑以上例子,一改過去的怠慢態度,拿出誠意並拆牆鬆綁招商引資。團結香港基金於去年7月發表了港深生物科技研究報告、督促港府積極招商後,筆者樂見行政長官在去年末與十多家國際龍頭藥企見面,探討以創新政策邀請它們落戶。就今次莫德納落戶計劃,筆者希望香港不會重蹈覆轍使計劃告吹、留下遺憾。

    然而,迄今只有莫德納計劃落戶香港,而莫德納同時也會在馬來西亞、台灣及新加坡設立科研基地,箇中競爭不言而喻。因此,除了一改宿昔怠慢外,香港也應推出更進取的優惠政策,吸引並挽留更多龍頭藥企在香港進行科研,並盡量滿足它們尤其在資金及土地方面的科研及營商需求。

    創新園未善用惹詬病

    相信不少人曾聽聞其他經濟體就吸引企業落戶的資金獎勵相當豐厚,香港則素來沒有提供相關獎勵,主要以低稅率及簡單稅制見稱。然而,香港的稅率未見明顯地低於其他地區,又沒有足夠的免稅及退稅等優惠政策,故確實缺乏競爭力。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及深圳市政府的協調下,筆者喜見行政長官矢志發展河套區,讓其成為世界級科創產業集群。因此,政府可參考新加坡,允許在河套區設立總部或研發中心的企業免稅,以及參考澳洲,在河套區內向企業直接退還研發開支以覆蓋稅額,兩者均比現時的扣稅政策更具吸引力。

    此外,龍頭藥企要達到自主研發,比一般科創企業需要更多空間建成符合國際主要藥監局標準規格的實驗室及廠房等設施。因此,不少經濟體均讓企業自主開發土地。香港應讓有周全科研計劃及估算對香港經濟有重要貢獻的企業,能以優惠租金落戶河套區等科創用地。當然,審批機制、地價優惠幅度,以至批租期限及續租機制可加以探討。筆者了解到現時創新園部分落後工業、閒置廠房等令人詬病,這亦是當年制定新工業邨政策的原因──故租賃期間應當設下評核日期,確保用地得宜。

    正如筆者早前在本報撰文指出,香港要發展科創,政府除了要選對產業外,亦應選對企業,吸引龍頭巨企落戶成為「錨機構」,透過創造外溢效應支撐整個生態系統。刻下,香港必須摒棄過去的怠慢,並拿出誠意推出優惠政策,讓莫德納落戶帶來香港生物科技產業的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