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房屋

    「住大啲」的理想和現實

    2022-06-15

    文章原載《經濟日報》2022年6月15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葉文祺、研究員 梁躍昊

    「住大啲」的理想和現實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 未來10年房屋落成量預測]

    香港作為一個繁榮的亞洲國際都會,集約的高密度發展帶來了高效率運作,但同時亦造成了一些副作用,如「住得細」、「住得貴」等。

    根據去年10月公布的更新版《香港2030+規劃策略》,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平方呎,低於東京的平均210平方呎及新加坡的270平方呎,更被一河之隔的深圳(300平方呎)拋離近一倍。

    社會表達「住大啲」的訴求,只是一個表徵,其實質根源在於土地和房屋供應的短缺,以下我們將從私人住宅及公營房屋兩方面,探討市民的居住質素,尤其是居住空間的趨勢。

    私樓面積 短期難回升

    細單位佔私人住宅新落成量的比例,在過去20多年來不斷上升。實用面積小於430平方呎的甲類單位,從2005至2009年間僅佔私人住宅落成量10%的低位,到2015至2019年間增加超過兩倍至34%,並預計到2020年代的首5年間,進一步上升至45%。

    同樣地,新落成私人住宅單位平均建築面積亦呈下跌趨勢,我們透過分析售樓說明書和建築圖則所披露的資訊,預期到2023年,數字將會下跌至小於600平方呎的新低;若以一般8成實用率計算,則實用面積將小於480平方呎。

    至於納米單位,即指實用面積小於215平方呎的住宅單位方面,參考現時已公布的售樓說明書和建築圖則,我們預計納米單位落成量將會持續向上,直到在2023年達到頂峰後,在2024至2025年才會漸趨平穩。

    按地區細分,過去的納米單位供應主要集中於港九市區,當中九龍更是納米單位的主要來源,並且預計情況會在未來繼續;但與以往的趨勢不同,未來新界的納米單位落成量比例將會和九龍看齊。這現象的其中一個解釋是,隨着樓價不斷上升而變得愈來愈難負擔,單位面積縮小的趨勢逐漸從市區蔓延至新界這個首次置業買家傳統「上車」的熱點。

    當局在去年年底首次宣布,私人住宅的最低單位實用面積要求為280平方呎,並在今年2月擴大了涵蓋範圍,令坊間紛紛揣測這項要求會否令納米單位絕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該要求並不適用於不受土地契約修訂及/或換地限制的私人發展項目(大部分為私人重建項目),預計未來4年,近半的新落成納米單位將來自私人重建項目。

    因此,目前就斷定納米單位會消失仍是言之尚早,但是我們預期,納米單位落成量增加的趨勢將會結束。

    公營屋單位 難逃「納米」趨勢

    公營房屋也同樣無法倖免出現納米單位的情況,當中尤以「綠置居」為甚。自從「綠置居」先導計劃下的首個項目、位於新蒲崗的景泰苑在2016年開售以來,納米單位一直在所有「綠置居」項目中佔比甚高,回顧在2016、2018、2019及2021年開售的「綠置居」項目,每年平均都有15%的單位屬於面積小於215平方呎的納米單位。雖然即將於今年出售的「綠置居」項目之確實單位面積分布尚未完全公開,但「綠置居」的最低單位面積也呈現下跌趨勢,從2016年的192平方呎下跌至今年的184平方呎。

    與「綠置居」的情況相似,居屋的單位面積亦呈下降趨勢。政府在2014年復售居屋時,當時面積超過430平方呎的單位佔比為97%,但該比率在之後急跌,其後數年一直處於50%以下的水平,到了2020年更是跌至38%;居屋的最低單位面積亦一路拾級而下,由2014至2017年間約370平方呎,下滑至2018至2020年間的277平方呎,到了今年更會進一步下跌至186平方呎。

    換言之,「居屋2022」將首次出現納米單位,當中啟德啟欣苑提供的186平方呎單位,將會是歷來最細的居屋單位。

    政府限制措施 未解問題根源

    鑑於公營房屋和私人住宅單位的平均面積將會持續下降,提升居住空間仍然是一個長遠理想。盡管政府訂立最低私人住宅單位面積要求,或將紓緩單位面積下跌的情況,但在市民難以負擔不斷上升的樓價下,納米單位的出現實際上可說是一種市場自我調節後的平衡。

    因此,政府的限制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因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私人住宅單位供求失衡;至於政府會否將私人住宅最低面積280平方呎的限制,擴大至涵蓋公營房屋,目前仍是未知之數。

    正如我們在早前發布的未來10年房屋落成量預測報告指出,無論是增加房屋供應或是增加居住空間,歸根究柢都需要更多土地才能實現。正如我們再三倡議,要真正根治問題,就必須積極加快所有土地和房屋供應措施,只有土地供應根基穩固、房屋落成量回升,才有進一步提升人均居住空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