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土地

    5800億造價人工島 能否值回票價?

    2023-01-30

    文章原載《明報》2023年1月30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葉文祺、研究員 許雅婷、助理研究員 趙恆

    5800億造價人工島 能否值回票價?


    發展局早前向立法會匯報中部水域人工島最新進度,除了公布填海範圍及土地用途,也更新了成本估算,預計開支達5800億元。針對填海項目,社會上支持和反對項目的人向來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難以定奪。本文梳理坊間對人工島的三大疑問,以期更準確衡量人工島的效益。

    疑問一:人口見頂 毋須填海造地?

    有意見認為,根據統計處推算,人口在未來20年見頂,故長遠房屋需求將逐步消散,何必花費時間金錢填海。此意見固然對現時市民住得細、挨貴租的困難置之不顧,再者,坊間一般只列出基準情景,即香港人口將於2041年達到811萬的頂峰,並逐漸減少至2069年的735萬。然而該預測並未考慮最近人口政策的改變。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不少引資引才措施,全力「搶人才、搶企業」。香港向來提供優越的教育及醫療服務,加上低稅率和便利的營商環境,一直吸引各國精英來港發展。推出「搶人才」措施後,來港定居的專才將有增無減。以政府的目標為例,2023至2025年間,香港每年會吸納起碼3.5萬名逗留至少一年的人才。人口結構可能迎來顯著轉變,衍生額外住屋需求。

    就算撇除人才入境措施,人口預測數字本身亦需小心看待。假如參考該統計處報告的較高人口推算,人口將一直增至2051年的886萬,到2069年也只會輕微回落至875萬。對比兩個情景在2069年的預測,差距多達140萬人。若人口上升幅度較預期高,土地供應無法頓時增加,屆時香港將面臨十分嚴重的房屋短缺。因此政府有必要增加土地儲備,以免重蹈今天房屋問題的覆轍。

    疑問二:經濟下行 無必要增加產業用地?

    另一種聲音認為,本港經濟因疫情而收縮,商廈空置率上升,故現階段毋須開發產業用地。誠然,辦公室空置率在3年疫情內飈升3倍,達到110萬平方米,龐大的空置面積需時消化;加上「在家工作」趨勢,寫字樓長遠需求或有改變。長遠而言,當局規劃人工島供應的商業樓面時,應考慮相應需求。

    儘管如此,隨着香港逐步重啓商業活動,經濟可望強勢反彈。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上調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3%,自2008年來首次超過新加坡。商業地產諮詢機構世邦魏理仕去年發表報告,預料通關後,單是中資企業的需求將以每年不少於77萬平方呎的規模增長。鑑於強勁的復蘇勢頭,香港有必要提前為紛沓而來的商業活動提前創造空間。

    除了傳統商業活動,新興行業早在疫情前已受土地不足所困,導致行業發展停滯不前。以創科產業為例,科技園早年曾承諾向谷歌(Google)提供2.7公頃土地作區域數據中心,但谷歌認為香港缺乏穩定土地供應,有礙公司壯大業務規模,故於2013年轉往新加坡發展。上述例子說明,香港必須制訂持續的土地開發方案,提升企業在香港長遠投資的信心,否則將無法維持營商環境的競爭力。

    當然,土地供應只是第一步,當局需制訂有遠見的產業政策及清晰的發展目標,才能夠讓新興產業落地生根。再者,另一項大型計劃「北部都會區」亦同時面世,無疑令市民混淆兩個計劃的定位,當局應更清楚交代兩個項目如何分工互補。

    疑問三:成本高昂 填海「倒錢落海」?

    另一項憂慮是人工島造價達5800億元,將榨乾香港的財政儲備。不過根據政府估算,即使市况低迷,預期賣地收益仍達7500億元,不但高於成本,更會額外創造27萬個就業機會。雖然坊間有人質疑政府預測太樂觀,但當局數據至少提供一個具體的討論基礎。不過為釋除市民疑慮,政府日後應提供更多詳情及解釋背後假設。

    誠然,政府過去3年增撥大量資源防疫,又推出大規模紓困措施,導致開支大增,同時財政儲備減少。面對種種挑戰,政府需量入為出、謹慎理財。即便如此,今日政府為人工島承擔的財政負擔仍屬可控水平。按照當局假設以20年期攤分填海成本,平均每年開支只是約300億元,佔政府每年超過8000億元的總開支不到5%。

    縱然如此,賣地收入要待填海完成後才能收回,而前期支出龐大。因此當局要妥善應對現金流壓力,積極引入市場參與發展,例如公私營合作、BOT(建設-經營-轉讓)、發債等,減輕財政負擔。同時政府應謹慎規劃填海及基建工程時間表,不但有助計算具體造價,也促進市場形成合理預期及便利融資安排。

    由紅磡海底隧道、地下鐵路到赤鱲角機場,不少大型基建在規劃時往往被批為「大白象」。時隔多年,往日在爭議聲中落成的各項基建,多年來對本港的貢獻有目共睹。若沒有當年遠見,今天過海仍需靠渡海小輪,離港則要到狹小的啟德機場。話雖如此,坊間憂慮並非全為無的放矢。筆者期望當局適時公布更多詳情,在管理現金流及推動人工島產業發展上有更多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