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教育及青年

    時代帶來的人才轉型機遇

    2020-11-18

    文章原載《經濟通》2020年11月17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

    時代帶來的人才轉型機遇


    隨着疫情再度反覆,各項防疫措施勢必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衝擊。不少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行業都已經在轉型,謀求一絲生機,如本地遊、外賣餐飲,又或是企業的視訊會議、各式各樣的行銷科技等。這些例子表面上看來是轉型求生,但隨着時間過去,卻成為新常態,催生社會轉型的趨勢;例如,工廠無人化將會加速,電商將日益成爲主流的購物方式,各企業跨地域工作、聯絡、合作的能力更是大幅提升。
     
    經濟轉型固然為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但對於在疫情中面臨失業的僱員來説,卻未必完全是好消息;新常態的另一個言下之意,是部分工種面臨永久被取代的風險,必須轉型以謀求出路。這就涉及到人才培訓的問題:本港的教育制度能否支持職業轉型升級,人們又應如何持續裝備自己,避免被時代淘汰呢?
     
    事實上,隨着人口年齡增長、就業市場轉型加速,每個人都需要持續增值,這一場疫情只是恰巧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已。哈佛持續進修學院院長Hunt Lambert 曾提出一個「六十年課程」的概念,大意正正是我們不能期望4年的大學課程能給予我們足以應用終身的知識;事實上,每個學習者都應在「六十年」的就業生涯中不斷自我增值,才能持續在就業市場中具有競爭力。
     
    以上討論並沒有否定學位的重要性,但卻表明,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之中,學位只是一長串資歷之中的其中一項。與此同時,學校與就業市場之間的連接變得非常重要;學習者需要的不是一個既定的學位「套餐」,而是根據自己職業的狀況、導向、未來發展而制定一套適切、靈活、科技為本的學習方案。事實上,很多科技巨企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學校的課程設計,乃至於企業越來越多與學校聯手舉辦課程,希望畢業生能夠貼合行業的需求;這個現象並不止見於大學,更適用於中學與其他(如半工讀)學習模式。
     
    本港早在二十年前教改的時候已經提出「多階進出」的概念,希望學生能夠終身靈活學習,政府也設有持續教育基金希望鼓勵大衆自我增值;然而,時至今天,持續教育的參與度卻只有20%,持續進修的風氣並未成爲主流。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歷架構與職業技能的銜接不足,令僱員並未有把持續進修與就業階梯連繫起來,加上工作繁重,令參與度長期偏低。如何從制度上拆牆鬆綁,令每個人都能夠適時獲取適用的知識,將會是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