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學員北京匯聚 與商界及官員交流

MEET行程的第五日,100位青年創業家在北京集合,並分組參觀了滴滴出行和微軟加速器。滴滴首創線上叫車服務,2015年成為中國第二大線上交易平台,僅次於淘寶。楊波先生代表滴滴接待訪問團,向學員講解公司的業務和歷史。來到位於中關村的微軟加速器辦公室,首席技術官王雷先生介紹微軟加速器如何為企業提供創業資源,以及幫助創業者實現他們的創業夢。
隨後,「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出席由科技部官員及當地知名創投人士參加的座談會,這是京港兩地科創界的盛會。國家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致辭時表示,創業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香港與內地各有不同優勢,國家有龐大的市場空間、全球最多的科技和工程人才,配合香港金融、貿易、教育之專長,以及作為超級聯系人的獨特角色,雙方合作可發揮更大優勢。李萌表示,香港青年創業內地行今次主辦得很成功,但肯定不是只有一次,日後還要辦的。
作為是次活動的榮譽團長徐立之教授就現身說法,談到他不是創業家的材料,但樂於選擇當科學家,他借此勸勉年輕人,不要盲目創業,先要審視個人的優勢和劣勢,作出明智的定之後就朝著目標努力。






的創業經歷。兩位創投界名人經緯中國的萬浩基(右二)和紅杉資本的浦曉燕(右三)講解國內創業的竅門。

MEET與北京創投界交流──成功創業有否秘笈?
「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北京之行的亮點之一就是出席座談會,與創投界知名人士和身處北京的香港企業家分享經驗。
萬浩基是香港人,經緯中國的始創員工和合伙人,他說︰「來到北京,我棄iPhone用Nokia,還改坐單車。」這是他在內地創業的錦囊—“all in”的表現。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浦曉燕告訴我們︰「比較看好大數據、大健康、大消費、AI等項目,不過,中國市場規模很大,每天都有新發展,而且小公司隨時有可能冒起,成為行業領導。」
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在北京二十多年,他說︰「創業要有點緣份,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接觸得到,你馬上找就找得到,多參加交流活動,就可以增加緣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