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

    2020-04-20

    造地建房大落後 官僚程序待革新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今天發表新一期題為《造地建房大落後 官僚繁瑣待革新》的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報告指繼本港2019年私樓供應量出現斷崖式下跌後,預測未來五年的私樓供應量會繼續在谷底徘徊,形成類似「地陷」的格局。報告亦預計未來四年公營房屋供應量仍然未能達到《長遠房屋策略》(《長策》)定下的目標,落差逾三成。公、私營房屋供應量均堪憂,房屋供應危機將持續惡化。基金會建議政府盡一切所能加快開拓新土地,更要為現時有關土地房屋發展的繁瑣程序拆牆鬆綁,以增加房屋供應。

    私樓供應斷崖已現 料將見「地陷」

    私樓供應斷崖已於2019年出現,私人住宅單位(包括「首置」單位)落成量僅有14,093個,不僅較2018年下跌33%,更比政府的預測少30%。當中的主因是私人住宅建築工程放緩:由2018下半年開始,從買地到施工,發展週期的每個階段均全面放緩。無論熟地供應、上蓋工程動工量,以至預售樓花同意書的批出量,都從過去一兩年的高位大幅下跌35%至53%;加上土地儲備緊絀,「生地」變「熟地」的進展緩慢。

    因此,基金會預測未來五年(2020至2024年間)的私人住宅落成量每年平均只有約16,000個單位,較此前預測(2019至2023年間) 的每年平均18,500個單位少14%。展望2025至2029年,土地供應將更捉襟見肘。

    建議一:促政府為各種土地發展行政程序拆牆鬆綁

    在各新發展區或新市鎮發展均出現不同程度延遲的情況下,現時只能依賴土地改劃紓緩土地供應的困局。當中最大挑戰是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土地改劃,須克服種種費時的官僚程序。

    基金會建議,當局應加快現時所有的土地開發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土地改劃、新發展區發展(部分通過土地收回方式進行)、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市區重建、鐵路上蓋發展,以及實行大規模填海計劃,並重新檢視、評估及簡化土地發展的行政程序,化繁為簡。就此,我們提出了十項獲業界人士廣泛支持的建議選項供政府考慮:

    1. 授權一個中央小組,藉此在所有規劃及其他土地發展申請中,提供「一站式」的便利措施
       
    2. 明確界定各部門就發展/建築的審查/批核範圍
       
    3. 為不同類型的申請訂立法定的審查/批准時限
       
    4. 簡化土地契約
       
    5. 避免重複進行公衆諮詢
       
    6. 設定土地及房屋供應目標,明確界定有關執行單位的職責
       
    7. 善用劃作「綜合發展區」地帶的土地
       
    8. 優化補地價的釐定機制
       
    9. 運用資訊科技以提高工作效率
       
    10. 增加與土地發展工作相關的撥款


    建議二:倡政府建一站式平台增透明度 披露項目進度

    公營房屋方面,未來四年(2020/21至2023/24年度)公營房屋的預計落成量為平均每年20,400個,比《長策》所定的供應目標少32%。而過去七年的公營房屋供應量更沒有一年達標,累計短缺82,600個單位,相當於11.2個彩虹邨的單位總數。隨後十年(2020/21至2029/30年度),基金會預計公屋供應將出現額外66,000個單位的短缺,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估計很快突破六年大關。

    同樣令人憂慮的是,土地改劃的進度正大幅減慢。自2013年起,政府共物色216幅可作改劃的土地,當中大多用作興建公營房屋,但截至今年1月,只有132幅用地完成改劃程序,當中只有三幅於2019年間完成改劃,有64幅用地的改劃工作至今仍未開始。

    由土地改劃後到變成「熟地」的過程亦非一帆風順,令問題更趨複雜化。基金會仔細研究了三個分別位於馬頭角、粉嶺及油塘的案例,均顯示公營房屋項目或會受改劃後的不同後續程序(包括設施及土地清理、土地收回與工程研究)而有所延誤,以致無法及時動工。

    基金會認為政府應提高公營房屋項目的透明度,令各部門在落實時間表上更有責任和承擔,建議政府建立一站式公開平台,向公眾披露各個公營房屋項目的進度,包括有關的土地發展程序、建築圖則提交、建造工程動工期與竣工期等。

    建議三:重新成立《長策》督導委員會 檢視房屋需求推算方式

    面對嚴峻的房屋供應前景,政府卻嚴重低估了香港的未來房屋需求。基金會認為,現時《長策》房屋需求推算中的住戶數目增長推算方法存在問題,令《長策》供應目標墮入不斷被下調的惡性循環。

    這個循環因單位落成量不足而起,現有家庭分戶並遷往新單位的機會亦相應減少,導致每戶平均人數被人為地推高,結果家庭住戶數目亦被人為地拉低,因此,房屋需求量預測及供應目標亦隨之下跌。供應目標下調最終導致落成量持續不足,下一個循環周而復始。

    若目前的推算方法維持不變,《長策》預測的房屋供應目標預計在未來幾年會持續下跌,不利政府推進各項增加土地供應的計劃。此外,《長策》亦忽略了過去的供應短缺,在每年更新其十年供應目標時,並沒有考慮要追回過去未達標的累計短缺。若實際房屋需求量繼續被低估,房屋危機只會越趨嚴峻。因此,我們建議重新成立《長策》督導委員會以檢視其推算方式。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表示:「除了『麵包』(房屋)供應持續緊絀,『麵粉』(可作建屋的熟地)的供應也響起警號,做『麵粉』的『麵粉機』運作也每況愈下,情況令人擔憂。希望政府盡力加快土地開發項目,並革新繁瑣的土地發展行政程序,以緩解當前困局。」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指出,「《長策》和現實情況存在落差,癥結是推算方式無法反映真實住屋需求。好比一個人食不果腹,但在飢餓下倖存,就被認為胃口不大,繼而被進一步扣減糧食,造成惡性循環。其實要打破惡性循環別無他法,只能通過成立新的《長策》督導委員會,重新檢視長遠房屋需求的推算方式。」

     

    《造地建房大落後 官僚繁瑣待革新》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全文

    中文版:https://bit.ly/2yvnmIB
    英文版:https://bit.ly/3cw7Smr

    發布會簡報:https://bit.ly/2XNVLwZ
    個案研究短片:https://bit.ly/3eDj5U2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最新的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報告,研究指房屋供應危機將持續惡化,建議政府為現時有關土地房屋發展的繁瑣程序拆牆鬆綁,以增加房屋供應。圖: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先生 (中)、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先生(左)、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潘灝儀小姐(右)。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先生認為除了「麵包」(房屋)供應持續緊絀,「麵粉」(可作建屋的熟地)的供應也響起警號,做「麵粉」的「麵粉機」運作也每況愈下,情況令人擔憂。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先生促請政府通過成立新的《長策》督導委員會,重新檢視長遠房屋需求的推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