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就土地房屋政策發佈民意調查結果:

    2018-05-02

    居住環境擠逼困擾八成18歲以上港人
    46%支持填海與興建人工島增加土地供應

     

    org_kcc09138.jpg

     

    (2018年5月2日,香港)團結香港基金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就香港市民對覓地建屋看法公佈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逾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需要開闢沙田新市鎮般大的新市鎮,以改善居住環境及支持香港長遠發展。對於覓地方法,超過四成半受訪市民贊成維港以外恢復大型填海計劃,比反對的市民壓倒性多出超過十個百分點。另外,對於政府計劃在大嶼山東面水域興建人工島,調查就顯示,有接近五成受訪者表示贊成,拋離反對的比率二十一個百分點。

    八成港人感到「住得迫」

    團結香港基金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3月21日至28日期間以電話成功訪問1,002位香港市民,發現有77.7%的受訪者認為港人受到「住得迫」的問題困擾,當中更有35.7%受訪者形容,解決香港居住環境擠壓問題是非常逼切。
     
    基金會在4月17日發表的《土地規劃的不足:住得細、造得少、估得低》研究報告顯示,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祇有170平方呎,比新加坡人平均居住面積的270平方呎,足足細小100平方呎,反映港人居住的擠迫程度令人憂慮。

    逾六成受訪者認為  香港需要發展沙田一樣大的新市鎮

    要改善居住環境及支持香港長遠發展,香港需要多少新的土地面積?調查顯示,有62.3%受訪者贊成需要發展沙田一樣大的新市鎮來滿足發展需要。反對的祇有24.1%,表示不知道的祇有13.5%。
     
    要強調的是,在以上贊成受訪者中,有59.2%市民更認為,單單開闢一個沙田新市鎮仍然不足夠,而是要開闢至少要兩個或以上的沙田新市鎮(註一),即相當於7,200公頃土地才足夠,調查反映出市民非常渴求重推新市鎮計劃,同時亦顯示政府《香港 2030+:跨越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估算,香港未來30 年需要4,800公頃土地,遠遠低於市民實際期望。

    45.3%市民贊成維港以外填海興建新市鎮 環保填海更受歡迎

    回顧香港發展史,填海一直是開闢新市鎮的主要土地來源。調查顯示45.3%受訪者贊成在維港以外填海興建新市鎮;而每五個贊成的市民當中,就一個是表示非常贊成。
     
    不贊成恢復維港以外填海的市民就祇有33.9%,當中,持非常不贊成的態度祇有5.6%。值得留意的是,無意見與不知道的比率就佔有20.8%。

    調查亦發現,假使政府承諾填海時將環境影響減至最低,認為值得在維港以外填海造地的受訪者有47%。

    近半市民贊成大嶼山東面填海興建人工島

    2014年,政府提出在大嶼山東面填海興建人工島,本次民調則顯示,有46%受訪者表示贊成,不贊成有24.9%,贊成比不贊成高出21.1個百分點。
     
    基金會認為,以上數字清楚說明市民普遍認識到,香港極之需要有大面積的土地來供應發展;接近一半市民支持政府在維港以外恢復大型填海造地。
     
    對於有近兩成受訪者表示無意見或不知道,基金會相信,祇要透過加強政策宣傳與教育,讓他們認識填海益處,則支持填海比率會更多。

    基金會發現超過九成市民嫌住得細與公屋不夠

    團結香港基金應邀向包括大學丶商會及專業團體等不同界別的團體講解房屋土地研究報告,同時向團體成員派發問卷,蒐集他們對土地供應的看法。
     
    基金會在3月4 日至4月19日期間收回314份有效問卷。對於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祇有170平方呎,比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270平方呎,細小近100平方呎,有93%的受訪者直認港人現時居住面積太小,祇有7%受訪者認為面積適中。
     
    另外,基金會問卷調查亦發現,合計有92%受訪市民認為,公營房屋供應不足夠。 

    主流港人認為房屋問題是土地供應不足是主因

    對於本港房屋供應不足和居住環境欠佳問題,問卷調查發現,有63.5%受訪者都將問題歸咎於土地供應太少。有84%的受訪者更認為,未來30年應該發展至少三個如沙田般大的新市鎮(註一)(至少約10,800公頃土地),而有61%的受訪者則認為,在維港以外填海是最有效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

    黃元山:八成人受「住得迫」問題困擾,是社會嚴重警號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指出,調查印證香港面對「住得細丶造得少丶估得低」的問題,有近八成人受「住得迫」的問題困擾,實在是一個嚴重警號。要改善香港人的生活質素,使大家「住鬆一些」,便必需要尋求新的土地供應。基金會估算,本港未來需要超過 9,000公頃土地,而最有效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是在維港以外水域進行大規模填海。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葉文祺指,自90年代開發東涌新市鎮,本港已有近二十年停建新市鎮,除了逾六成人認為有需要大力發展如沙田新市鎮般大的新市鎮之外,填海亦是新市鎮的主要土地供應來源,今次調查是蒐集市民「對維港以外填海興建新市鎮」的意見,較過去同類調查簡單問是否支持填海更具體。而調查更問及在大嶼山東面填海興建人工島,贊成該建議的比率,與贊成在維港以外填海造地興建新市鎮的比率相若。
     
    註一:沙田新市鎮(包括馬鞍山)的總發展面積約為3,590公頃;而根據沙田(不包括馬鞍山)分區計劃大綱圖,沙田(不包括馬鞍山)的規劃範圍總面積約2,78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