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及老齡化

    引入海外港人醫生 助解醫生不足問題

    2021-05-27

    文章原載《明報》2021年5月27日
    撰文:和睦家醫療(醫療事務)副總裁、香港醫院管理局(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部)前高級行政經理、澳洲迪肯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 馬沛恩

    引入海外港人醫生 助解醫生不足問題

    香港醫生人手捉襟見肘,公立醫院不少專科的候診時間數以年計,病人望穿秋水也未獲得適切的治療。近日,政府終於宣布修例放寬引入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港執業,以紓緩香港醫生人手不足。可是,這只是應對問題的第一步,香港醫療制度必須破舊立新,才能有效解決。

    本港的非緊急服務輪候時間之長,澳洲或內地的醫護人員皆嘖嘖稱奇。以全關節置換手術為例,據醫管局最新數字,香港病人最長可能等待超過5年,其中一個聯網輪候宗數高達7300多宗,過去一年只完成240宗。相反,相關手術在澳洲及內地的輪候時間分別是約一年及數個月不等,可見醫生人手與病人福祉息息相關。

    坊間有說法指香港並不缺醫生,只要解決公私營醫生人手分配不均,就可以解決當前難題。事實上,根據香港大學的醫療人力推算報告,本港公私營醫生人手短缺持續惡化,估算香港在2030年及2040年分別缺1610名及1949名醫生,當中醫管局在2030年出現800名醫生短缺,在2040年更缺960名醫生,即私營市場與公營市場缺乏程度相若。香港平均每1000人只有2名醫生,而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則為3.5,遠超香港。

    確保質素不止靠考試

    當年從澳洲回醫管局參與行政管理工作,見證香港公營醫生人手不足帶來的隱患。面對大量病人,前線同事確實日以繼夜照料,醫生也但無法仔細跟進每位病人,影響醫療服務質素。由於醫療政策及管理出現問題,導致人手不足,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此外,香港醫生人手長期不足,海外醫生因重重關卡導致回港人數亦不多,令香港的私營醫療市場缺乏競爭,對本地醫療質素亦不是好事。

    最近,有醫學界人士表示,政府將成立法定的「特別註冊委員會」,難保引入海外醫生的質素,未來業內有部分醫生毋須通過執業試,不論對病人和現時已在本港執業的醫生都不公平。然而,本港醫生人手不足本質是一個社會政策問題,將考試與海外醫生的質素掛鈎並不合理。病人不能得到及時、妥當的醫療服務,反而是對他們最不公平之處。

    按現行制度,海外專科醫生來港也要經考試才獲得正式註冊,乃無視海外醫生在海外多年的實戰經驗。試問:一個剛在本港畢業的醫科生與在海外執業多年的專科醫生相比,誰的臨床服務更可靠?答案不言而喻。

    事實上,考試並非判斷醫生素質的唯一標準,工作評估也是很好的指標。據新修條例,海外培訓的港人醫生,必須在公營醫療機構(醫管局/衞生署/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以特別註冊形式擔任全職醫生,在取得專科醫生資格之後,再工作至少5年。可見,即使一個新畢業的醫科生來港執業,經這5年(或以上)服務,其工作表現必須獲得僱用機構確認稱職,才能成為正式註冊醫生。

    業界因利益長期反對放寬引入海外醫生,形成本港醫生不足,實在令病人糟殃,尤其是那些欠缺經濟條件選擇私營診治的病人,他們在公立醫院苦苦等待診治,無法得到及時適切治療。團結香港基金年前建議放寬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政府如今宣布讓海外的港人醫生回港執業,似有決心地打破固有利益。不過,這只是解決問題踏出了第一步;可以預料,未來港人醫生每年回流的數字,尚不足以填補數以千計的空缺,政府應考慮不只讓港人醫生,而是擴大至海外所有醫生,凡優秀的人才都應予吸納。

    註冊制度並非單一障礙

    政府放寬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港執業的條件,固然有助增加香港醫生人手,但他們回港執業卻有更多制度外的考量。外國的生活條件較香港好,根據國際機構ECA International調查顯示,在海外僱員宜居城市排名中,香港僅列58位,大幅落後新加坡、澳洲及紐西蘭各大城市。儘管香港醫生的收入較高,但扣除必要生活開支及租金支出後,實際上的可支配收入與外地相差不大。

    不少現處海外或已回港執業的醫生反映,表示願意回港,既希望為香港醫生不足解困,更重要是可以更容易照顧在香港的家人。然而,即使通過現有制度回流香港的海外醫生,在香港執業仍面對不少困難,更曾導致具經驗的醫生回流香港後再離開,筆者認識的就有好幾位。海外醫生回港後,可謂人生路不熟,需時間熟習香港醫療環境及同事的圈子,畢竟在港培訓的醫生群,其關係早在醫學院讀書期間時便建立。舉例說,有公營醫院的部門縱然人手短缺,但卻不情願讓海外醫生加入其部門工作。
    此外,在晉升階梯上,在公營醫院有限度註冊的海外醫生最多只能晉升至副顧問醫生,嚴重影響他們的事業發展。因此,醫管局應投放更多額外撥款,對所有專科增設副顧問醫生和顧問醫生職位,為海外培訓醫生提供晉升機會。不少投訴指出,海外培訓醫生受到非客觀因素所阻撓,難以升職;因此,新例實施後,海外培訓醫生在公營機構服務多年後,表現獲得認可,便應「直接」可以晉升。

    醫療規劃應建第三所醫學院

    面對人口老化,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即使成功引入更多海外醫生填埔空缺,本港在培訓本地人才上需要加把勁。中大醫學院在八十年代成立,當時香港人口約400萬人。40年後的今天,本港人口現時750萬但仍然只有兩所醫學院。與此同時,澳洲的醫學院數目由七十年代的8所增加至現時的21所。雖然香港政府在2019至20年度起3個學年內,從培訓470醫科生,每年增加60個醫科生資助培訓學額,但人口約為香港3.5倍的澳洲於2018年培訓的醫科生超過3800人,是香港的8倍。當世界急速變化時,香港兩所科研成就及醫療水準達世界級的醫學院固然是我們的驕傲,但同時我們亦需要第三所醫學院,為社會大眾培訓更多的醫生。

    環顧世界各地,澳洲、美國、英國,甚至中國內地亦正進行全面醫療改革,而香港卻只花費大量時間在放寬引入海外醫生議題上。進行改革需要十年計,或許是「遠水不能救近火」,但推出即時的短期措施撲火,與長遠規劃並沒有衝突。如果我們繼續對制度缺陷坐視不理,日後只會變成山林大火。因此,政府在放寬港人醫生回港執業之後,應考慮擴大醫生來港的範圍至不限於港人醫生,並逐步進行醫療制度改革,為未來龐大的醫療問題未雨綢繆。此外,引入更多海外醫生的好處是,可以促進競爭,提升本港醫療水平,這肯定又是病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