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重建金錢以外價值 港府帶頭做

    2016-07-16

    撰文:廖美香

    香港這國際金融之都,市民天天關注恒指升多少、跌多少?政府官員關注GDP(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如何?企業董事關切盈利能否多一點?社企投訴爭取捐款像乞丐。在香港,似乎金錢掛帥,有錢,有力量?多麼殘酷。

    然而,世界正默默地起變化。無論政府、商界、非政府組織都在萌芽一個新觀念:金錢以外的價值,港府及各界不宜再掉以輕心。

    政府官員 不能只以GDP為目標

    「不丹以國民幸福總值(GNH)來主導發展。港人抑鬱、自殺的新聞頻頻,港人生活情緒可怎樣改善過來?」筆者最近出席一個論壇,在座一名女士提出問題。

    事實上,香港物質富裕,快樂排名卻是全球第75位。正如團結香港基金早前提出,港府要重視社會創新,施政再不能以GDP為主要目標,而應注重以「非物質性」指標,包括個人幸福、教育、環保、財政等。

    shutterstock_453605650.jpg
    縱使生活在一個紙醉金迷的城市裏,香港人並不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一群。

    如今港人怨氣甚深,政府不能積陋成習,應以創新方法令市民活得更開心,尤其在制定政策時,以效益為本,而不是產出為本。

    內地關注環保作為市民幸福泉源已踏出步子,六個城市亦已試行綠色GDP核算。香港方面,房協是以「社會效益評估」來檢討長者住安心計劃,是社會創新的優秀表現。我們期望港府如採購、審計、效率促進組等部門多作探索,帶頭實施,令港府利用有限資源可取得社會效益。

    企業勿只談盈利 應履行社責

    企業力爭盈利極大化,能否關顧一下社會需要?這不再是一個民間呼喚,而是港交所的一項規定。現在上市公司須按最新規則,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 (ESG)的實踐展示於年報內,如不能履行須作出說明。現在機構投資者,即家族慈善投資,亦已展開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ing),冀捐款能造福社會。因而上市公司一旦未能有效履行ESG,將令投資者別有所想,有損企業信譽。

    舉例說,天津倉庫發生大爆炸,投資者總不願投入一些具安全風險的企業。公司董事須注意,上市公司須採取有效實踐ESG,才能持續發展。為了讓上市公司更有效表述其ESG,一些大型會計事務所如畢馬威已專設部門處理,企業滙報如以計算關鍵績效指標的方法,將更具說服力。

    社企扶助弱勢社群,肩負重大社會價值。筆者至少兩次聽聞抱怨:「籌款如同做乞丐。」社工為弱勢社群服務,鞠躬盡瘁,說出讓人流涕的感人故事;然而,非政府組織及社企跟商界對話時,商人在商言商,容易陷於不咬弦。

    社工若能指出項目有效回報的具體情況,將較有效取得資金投放;一旦項目營運起來,依據計劃書的執行,能把有關效益以量化數據表達出來,將可較易取得社會認同,項目籌措資金得以持續,以良性循環發展。

    事實上,社企以這種社會效益評估的方式奪取資源,正在香港悄悄興起。舉例說,世界綠色組織便以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即社會投資報酬)奪取上市公司領匯的剩菜項目,項目經評估後顯示,每投入1元,便可獲得1.5元效益,反映資源有效運用。

    shutterstock_357753125.jpg
    對市民來說,恒指比家人重要;對企業而言,員工能否加班比他們的健康重要:這正是香港社會面對的問題。

    政商市民互動 踢走悲哀之情

    市民關心恒指,多於關心家人。企業喜歡員工加班,多於關心員工身心健康。政府忙於拆解民憤,多於建立市民幸福感。長此下去,港人只有愈來愈悲情,抑鬱、自殺的情況將更趨嚴重。

    因而,港人的價值觀必須重建,由金錢掛帥,改為重視「金錢以外的價值」。港府部門應帶頭做起;按英國經驗,實踐社會效益評估。企業方面,一方面履行ESG,也可吸收社企或NGO的活力,共同為香港帶來市民幸福感。

    如今社會撕裂,政府點點滴滴的努力,積少成多,冀能逐步取得市民的理解。商業企業常被批評唯利是圖,有必要與市民共享成果,注重社會價值。市民方 面,不宜動輒批評「小恩小惠」,而是對政府或商界的努力,也須存感恩之心。由此政府、商界與市民良性互動,把香港悲哀之情,打開一片新天空。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2016年5月5日,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