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結合先進技術 人工島可兼顧大自然

    2018-11-19

    文章原載《明報》2018年11月19日
    撰文:潘樂陶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

    tree%20typhoon.jpg


    上天眷顧,香港從來都是福地,鮮有天災來襲,只偶在炎夏受颱風吹襲,或是暴雨引發水浸。超強颱風「山竹」早前襲港,遍地倒塌樹木,交通嚴重受阻,造成市民諸多不便。然而風災沒有釀成死亡個案,香港很快從災後復元,一切如常。背後反映的不僅是政府防災措施向來行之有效,更歸功於香港的穩妥建築工程,比起其他發達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工程技術解自然災害挑戰

    城市發展,開山填海可謂必經階段,有利自然有弊。大面積的天然土地變成人工石屎地,滿足各項經濟用途;不過海岸線卻因填海向外延伸,增加海浪冲擊之危險。誠然,只要透過有效的工程改造,林林總總的自然災害挑戰均可迎刃而解。

    香港經歷數十年急速城市發展,萬丈高樓矗立香港。昔日對地球暖化未有警號,移山填海之地如今可能要面對一些風險,就是暴雨時氾濫,尤以低窪地區為甚。此不止影響市民日常生活,更帶來龐大經濟損失。隨着工程技術進步,渠務署在防洪策略上推陳出新,以嶄新技術紓緩困擾香港多年的氾濫問題。

    舉例說,渠務署在半山興建雨水排放隧道,引導高地的雨水流入市區排水系統,既減輕其負荷,又省卻在市區興建引水管道的麻煩。此外,雨水排放隧道也分別建於港島西、荃灣、荔枝角等地,其中荃灣的排洪量最大,可達每秒223立方米。

    另外,守護市區的還有3個鮮為人知的地下蓄水池,分別位於上環、大坑東及跑馬地。蓄水池的原理十分簡單,是將在暴雨期間的雨水引進,在雨後排走,而蓄水池的地面則是一片大草地。以大坑東蓄水池為例,是本港首個興建的地下蓄水池,容量有4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地面則建成大坑東遊樂場,設有3個足球場加一個欖球場。至於跑馬地,賽馬場地下面也是一個蓄水池。全賴以上之工程改造,過百萬人的旺角及港島居民近年才可免受氾濫影響。不要輕看這些工程技術,除可應用在現時的市區內,更可應用在人工島上。

    自行政長官公布「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後,社會對人工島議論紛陳,尤其質疑能否抵禦未來氣候變化。我認為部分評論值得商榷。人工島於香港而言,從不陌生,皆因一直引以自豪的國際機場正是興建在人工島之上。縱遇狂風暴雨,我們穿梭在機場中,沒有半點安全憂慮。1990年代初,港人雖對氣候變化認識不深,當初興建新機場時,政府已考慮機場的地理環境,制定嚴格的建築標準,令機場具備應付極端潮汐或其他惡劣情况出現水浸的能力。強如「山竹」,香港機場幾乎絲毫無犯,僅現輕微水浸,足證1990年代的工程技術已非常先進。

    有人認為,早前日本關西機場遭超強颱風「飛燕」大肆蹂躪,論證人工島毫不安全。我必須指出今次受嚴重影響,僅是關西機場第一期。日本工程師其實早於1980年代末期,發現當時低估水位上漲的問題,故後來海牀起計的填料高度,由最初的30米調整至37米;而第二期的填料高度更增高至超過40米,於是關西機場第二期也只受輕微破壞。這正是顯例——只要做好人工島工程設計,就可使其更具抗災能力。我相信政府日後落實「明日大嶼」計劃時,其建築標準一定會比興建機場人工島時更嚴格;而當中的工程設計也定必考慮更多關於氣候變化的因素,結合先進的建築技術及排水系統設計,人工島可能是更安全的地方。

    以建築廢料填海 化廢為能

    在討論人工島的安全問題外,社會指購買海砂所費不菲,擔心人工島工程費用過高。然而,香港每天也生產不少填海的原材料。現時本港每天送往堆填區的廢物中,約有4422公噸為建築廢料。這些建築廢料超過九成是惰性物料,當中包括混凝土及建築碎料,均可作填海和平整土地用途。如當年西九龍填海,也有用到一定數量的建築廢料。不過由2007年開始,由於香港多年來沒有大型填海工程,填料庫出現飽和,政府只好花費數十億元將這些寶貴資源送往內地,成功協助台山政府填出數十個如維園大面積的土地。展望未來,香港建築物老齡化,市區重建積極進行,房協公營房屋陸續老化清拆,建築物廢料正可化為填海材料。我認為政府在日後東大嶼填海的工程應善用建築廢料填海,既可節省金錢、縮短填海時間,也能減低垃圾場堆填庫的壓力及對海域環境的污染。

    su%20development.jpg


    人類改造大自然  不應動輒視為破壞

    人工與自然從不對立,反可相輔相成。譬如說,漁農自然護理署早在1990年代已開始放置廢船、廢輪胎到海底,作為人工魚礁,促進海洋生物生長和發展,並為幼魚提供食物及棲身之所。同時,我們亦切勿低估大自然的適應能力,達爾文在加拉巴哥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探索經歷,也許是有力佐證。加拉巴哥斯群島是位於赤道附近的群島,是由海底爆發形成的火山群,既無植物,更無生物。 但經過時間洗禮,形成了生物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島上有26種鳥類,除了一種是分佈廣泛的鳴禽外,其餘都是島上特有品種。達爾文仔細研究後,指出該群島的鳥類原本極少,可能只有一個品種;後來為了適應不同生態環境,自身出現不少結構轉變,進化論由此而起。

    從以上所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人類改造大自然,不應動輒冠以「破壞」之名。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僅是貢獻人類美好生活,更為下一代得以永續共享大自然。「明日大嶼」人工島正是如此——只要有穩妥的建築工程,結合先進技術,既可解決香港土地匱乏問題,同時兼顧大自然的可持續性,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