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盛智文:「明日大嶼」破困局 決心求變創高峰

    2018-10-31

    文章原載《明報》2018年10月31日
    撰文:盛智文 蘭桂坊集團主席、海洋公園前主席、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成員

    eelm%20(map).png


    增闢土地供應的方案說易,市民共識難尋。土地大辯論曲終人未散之際,特首林鄭月娥已於施政報告公布「明日大嶼」計劃,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 公頃的人工島。計劃一出,社會爭持不下、莫衷一是。我認為香港終要在住屋及各項用地不足問題中抉擇,各方不可空談理想、寸步不讓,繼續蹉跎歲月。「明日大嶼」正為香港提供大量土地,解決多年來的土地匱乏問題。我想分享我於香港的發展軌迹,或許能為打破當前困局提供新啟示。

    世界工廠與夢想家的天堂
    1980 年代我隻身赴港創業。香港當時並不為人熟悉,家人還以為香港等於日本。抵埗不久,我遂從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窺見世界之浩瀚。猶記得在加拿大經營生意,只有本地市場,利潤微薄。相反香港那時工業騰飛、進出口貿易頻繁,背靠中國內地龐大的世界工廠,是創業者天堂。同時,政府的積極不干預及低稅率政策下,我只需繳交15% 稅,較加拿大的50% 少七成,令我有足夠資源尋找新機遇。於是我便借助時代的東風,興辦時裝生意,白手興家,賺了第一桶金。

    港人活力澎湃,凡事努力不懈,以事在人為的態度解決難題。這種can-do spirit 不僅深深吸引着我,更是香港經濟迅速發展的關鍵。在當時環境,各階層的港人均可找到所屬社會位置,在街頭巷尾迸發光芒、一圓夢想。儘管世事變改,1990 年代工業北移,香港亦能把握機會,搖身化成國際金融中心。可見香港的成功繫於靈活變通,善於抓緊時代機遇。只不過今非昔比,香港現時彷彿遭各種社會問題卡住,動彈不得。社會害怕求變的心態,墮入一個難以逃出的困局,年輕人的夢想從此遙不可及。

    突破框框 才能走得更遠
    身為企業家,我經常發掘日常生活中精微之處,繼而尋找機會突破現狀。回想今天蘭桂坊成功,絕非單憑我個人之努力使然,更要歸功政府與社會願意攜手合作,才能打破制度框架。想當年香港街頭缺乏讓城市人下班後把酒談心、聯誼交際的餐廳;若要享受豐富晚餐,也唯有酒店用膳,不甚方便。正因如此,我放手一搏,毅然棄「衣」從「食」,購入當時中環的一片爛地(即現時的蘭桂坊),涉足餐飲業,營造一個可容納不同文化人士,發展成集飲食、娛樂及消閒的聚腳點。

    當時行人專用區仍是社會的新概念,不求甚解。我便帶頭成立蘭桂坊協會,與港英政府交涉,以倫敦行人專用區為例,要求政府開放蘭桂坊一帶作行人專區。結果港英政府亦同意此建議,開創行人專區先河,成就我的夢想與今日紙醉金迷的蘭桂坊。

    歷史說明,要令香港再次成為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我們不能再蹉跎歲月,政府更應議而有決、決而有行,才能推動城市發展。我理解普羅大眾害怕改變,因改變的過程或暴露自身弱點。不過成功人士就是把握這些機遇,填埔漏洞,營造雙贏。反之,不破格求變,我們全部人都是輸家。

    我早於2014 年指出香港卡住了,但現在城市發展依然停滯不前。我們不僅是逆水行舟,更被房屋土地問題拖後腿,衍生各種負能量,尤以年輕人更為悲觀。住屋是每個人基本權利,但時下年輕人任憑如何努力打拼,都未必可覓得一個屬於自己的容身之所,遑論組織家庭或擁有安穩生活。這個不健康現象導致年輕人開始埋怨社會,對政府失去信心。

    土地問題卡住了 用填海重塑香港
    誠然,沒有一個增加土地供應方案是無痛,亦沒有方法可滿足所有人要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社會各方需以大局為重、求同存異,否則沒有人是贏家。同樣地,政府無論如何也要果斷行動。我理解有些市民憂慮填海造價過高,不過香港擁有豐厚財政儲備,而投放資金也非一次過而是多階段實行。正如當年興建新機場時,港英政府也有勇氣抵擋極大反對聲音,最終受惠的都是我們香港人。在處理房屋問題上,政府在「明日大嶼」願景中已顯示決心,大刀闊斧推動填海工程,港人也應團結一致,一起重塑香港。

    香港自開埠以來,小漁村缺乏土地資源,城市發展與填海相輔相成。沙田、屯門及東涌等新市鎮,多達百萬人居住,土地悉數填海而來。可謂沒有填海,便沒有今天的香港。既然如此,我們更沒有理由停止填海,停止為下一代建造美好居所。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創造1700 公頃土地,可容納約70 萬至110 萬人,正是社會所願。計劃或需時10 多年,可能暫未解燃眉之急,卻能讓我們重新規劃香港。因有了新土地,香港才有空間調配各種用地,紓緩城市擠迫問題,改善生活環境。

    長久以來,背靠中國內地一直是香港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許多外資公司在港設立總部的重要原因是透過香港進入內地市場。而香港的發展由改革開放至今,與中國的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猶記得當年我初次到中國內地,很多人對我的白人臉孔感好奇,紛紛走來摸我,看看我是否真人。當年內地發展落後,酒店有時沒有暖氣,我只好租車在城市遊走,在車內取暖。當然在中國發展一日千里的情况下,以上事情已鮮有發生。

    gba.jpg


    以妥協代替爭拗 以事實代替成見
    隨着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相繼開通,香港與大灣區城市已逐步構建一小時生活圈,與一眾高增長城市如廣州及深圳融為一體。未來人面識別技術進一步發展,世界就可以沒有邊界,港人也成為大灣區6700 萬人的一分子。香港必須把握法律制度及金融制度優勢,成為大灣區內的領導,為整個地區帶來正面影響。我理解年輕人或許對法制差異、對到大灣區發展卻步。誠然,在世界各地從商經驗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做生意也要「入鄉隨俗」,遵守當地法例。走進13 億人口的中國也不例外,我們只要換上不同帽子、適應不同文化就會成功。大灣區發展絕對是香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機遇,我們絕不可錯過。

    總的來說,我們更應加快腳步,重拾can-dospirit,以妥協代替爭拗,以事實代替成見,腳踏實地解決土地問題,使東方之珠不僅璀璨如昔,還要更亮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