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填海造地 勿再遲延

    2018-02-09

    文章原載《明報》2018年2月8日
    撰文: 黃友嘉 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主席

    shutterstock_381545656_0.jpg

    房屋及土地供應,向來是香港市民最關注的民生議題之一。隨着近年本港樓價節節攀升,公營房屋供應卻持續短缺,市民要求政府協助「安居」的訴求及呼聲日益壯大。不過,政府卻苦無良方,在缺乏社會共識的情况下,新市鎮建設裹足不前,填海造地進度遠比鄰近地區遲緩。若不急起直追,問題只會惡化,嚴重影響香港人的生活質素,以至整體經濟環境。

    觀乎目前香港市民的居住情况,的確難以達至「安居」。根據政府統計處及香港房屋委員會資料顯示,香港現時約有21 萬人居於近10 萬劏房戶,超過2萬人居於木屋、寮屋、天台屋等臨時構築物,更有近6000人居於工廈。不少市民希望申請公營房屋,然而至2017 年9 月底,公屋輪候冊有近30 萬宗申請,平均輪候時間連年上升,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由2006 年的1.8 年,增至2017 年的4.6 年!

    為集思廣益解決土地供應問題,發展局旗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料於3 月開始,就覓地選項展開公眾諮詢。政府踏出新一步,為未來的土地供應廣集民意、訂立長遠方針,顯示特首林鄭月娥新班子上任後積極面對土地供應問題。而我亦希望政府能夠重視並有效處理土地供應問題,解決市民迫切的住屋需求。

    填海是解決土地短缺最佳方法

    shutterstock_747083047.jpg

    事實上,要妥善增加土地供應絕不容易,也非一蹴而就,政府及市民需仔細衡量各種方式的利弊。簡單而言,增加土地供應的策略包括長、中、短期3 種層次。然而三者之間並非互相排斥,可以同步進行。在短、中期方面,我認為政府可透過土地用途檢討,並在規劃條件許可下適度增加發展密度,盡量善用現有市區和新市鎮的已建設土地,以及其周邊鄰近現有基建設施的地帶。政府也可繼續物色更多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並且修訂有關法定圖則,以供興建公營房屋單位。

    在較長遠的策略層面方面,政府已提及將會全速推展各項新發展區以及新市鎮的擴展計劃,估計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洪水橋新發展區,以及元朗南等的發展,共可提供接近20 萬個單位。可是,這些計劃牽涉補地價等賠償問題,進度難以加快。

    上述所提及的短、中期方法僅能治標,不能治本;而擴展現有的新市鎮或推動新發展區,也僅能有限度紓緩緊張的土地壓力。要徹底「根治」土地問題,政府可考慮填海造地。

    我認為,填海是解決土地短缺問題的最佳方法,效果比發展現有的新發展區、新市鎮擴展更直接有效。原因是,由填海所得的土地較平整、廣闊,當中不涉及遷拆、賠償、改劃等繁複程序,造地過程更有效率。

    翻查資料,不難發現香港在填海造地方面遠遠落後其他地區。曾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鄰近的澳門,甚至是一河之隔的深圳,它們的填海規劃都比本港全面。過去30 年間,新加坡填海而成的土地增加了16%,並繼續積極地進行填海計劃;而澳門則大幅增加了27%。反之同樣面對人口驟增、土地短缺問題的香港,填海造地過去10 多年近乎處於停頓狀態。

    或許有人認為填海工程往往涉及環保問題,而環保問題向來是敏感的社會議題,可避則避。事實上,現時填海技術已相當成熟先進,例如使用「非浚挖式填海方法」的環保填海技術,便可以大大減少浚挖和棄置淤泥,大幅降低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大型基建項目港珠澳大橋工程的香港口岸人工島,部分工程便首次採用了非浚挖式填海方法,盡力維護海洋生態。

    政府應立刻作帶頭者

    香港的土地需求相當迫切。據統計,若計算住宅用地及社區配套用地,未來香港30 年的土地需求多達9350 公頃。填海造地是可行的長期方案,但需時動輒10 多年。政府要加強本港的土地儲備,便應立刻作帶頭者,在填海規劃上設立長遠及可行的目標,幫助香港締造「綠色玫瑰園」,盡力追回過去10 多年填海造地停頓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