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劉瀾昌:財政盈餘應多用於拓地起屋

    2018-04-26

    文章原載《鏡報月刊》2018年3月
    撰文: 劉瀾昌 資深傳媒人

    shutterstock_410125207.jpg

     

    香港去年財政巨額盈餘主要來自賣地和樓市印花稅收入,重頭大頭也應該投入填海造地建房,以增加供應,平抑樓價,使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也是當前治港的精要。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與新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次集體見面會上說:香港與內地共同行動起來,積極探討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不同法域和三個獨立關稅區」的特殊條件下實現要素資源自由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民生和社會福利等各項政策的相互對接,為香港市民尤其是香港青年朋友到內地就業、創業、生活和求學創造更便利的條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共同家園,不斷提高香港同胞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王志民主任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特殊性有一個非常精準的概括,既指出了其優勢所在也坦承了其中的制約條件,這是筆者迄今看到的最佳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定義。需要強調的是,王志民主任提出的讓「要素資源自由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為香港市民尤其青年人到內地就業、創業、生活和求學創造更便利的條件,提高香港同胞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使大家看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概念,而且也是一個實踐「一國兩制」的政治使命。王主任的這番話,使香港市民能夠更深刻的理解習近平十九大政治報告的相關內容。

    治港精要:讓香港市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筆者一向認為,香港回歸二十年來出現的種種政治問題,有着深刻複雜的本地和國際的因素在綜合發生作用,而其中重要的、起基礎性作用的是經濟因素,一句話,就是香港原有的經濟發展的優勢在消退,香港回歸後的經濟發展並不如人意,尤其是基層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體現不足,因而影響了相當部份市民對回歸的認同,對國家的認同,並且滋生不滿情緒,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敏感問題便容易被煽動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上。很簡單,一個香港的大學生,畢業以後看不到美好的前景,工作差強人意,多數不能靠自己的人工置業,需要父輩們提供首期,有的還要住「劏房」,你說他們怎麼能獲得感和幸福感呢?所以說,王主任提出的讓香港市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是踐行習近平思想的具體行動,更是當前治港的精要。

    事實上,讓香港市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是全方位的,不僅是到內地就業、創業和求學的要求,本港施政的一切事務的落腳點也是如此,讓香港市民尤其是基層市民實實在在從政府的每一項舉措中獲得利益,獲得好處,感受到政府的關懷,而不是覺得政府冷漠,不是覺得政府偏幫大財團,不是覺得政府在拉大貧富差距,這應該成為這一屆政府高揚的旗幟。

    等本文發表的時候,新一份財政預算公布了,不過,還需要接受市民大眾的檢驗和立法會的審議通過。因此,筆者還是有話要說,那就是:財政盈餘多用於拓地起屋以增加港人獲得感和幸福感!

    有專業界人士預估,截至3月底年度港府財政盈餘達1760億元,而財政儲備將增至超過1.1萬億元。也有會計師預計港府盈餘達1800億元,財政儲備相等於約28個月的政府開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他的網誌沒有透露財政盈餘具體數字,但是承認庫房水浸,並且承認主要來源是「政府賣地收入及印花稅收入理想」,也就是說,財政巨額盈餘來源於土地房屋。那麼,這筆錢很應該也用回到開拓生地,建築廉租屋和其他公用房屋。

    對於財政巨額盈餘的再分配,社會上主流意見都不贊成再派發現金給市民,因為這樣會分散了這筆社會資源。無疑,政府作出適當的「派糖」,適當減稅退稅,減費和補貼,對社會財富做二次分配,縮減貧富差距,緩和中產負擔,是合情和合理的。但是,「派糖」畢竟是政府理財的一小部份,政府的資源應該向哪個方向和領域投放,則是大問題,對此社會意見紛紜。筆者認為,當局應該毫不猶疑,將資源的大頭重頭,投放在拓地起屋,增加供應,平抑樓價,並紓緩劏房住戶上樓困難為當務之急。

    shutterstock_484957558.jpg

     

    財政盈餘來於地房應用於地房

    事實上,本年度財政巨額盈餘其實也多數來自房地產,用回到房地產天經地義。畢馬威稅務預計,計及未來推售的青衣、啟德兩塊地皮,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約1800億元,而印花稅收入約860億元。這就是說,財政巨額盈餘還是來自「高地價」、「高樓價」和「高租金」。需要指出的是,高價搶購香港土地的有外來資金尤其是內地資金,但是印花稅收入中涉及公司客和非本地買家的買家印花稅(BSD),去年全年共3823宗,涉及稅收87億元。也就是說,巨額的印花稅收入是香港市民付出的。有人說,香港市民名義上享受低稅制,但是實質上透過住房也付出了超過的變相稅收。無疑,去年的超高財政盈餘是不合理的收入,這不是喜反而是憂,反而又再次勾起有識之士的擔憂:「土地財政」正正是香港需要改革的結構性癥結,而賣地收入的動盪,也正正說明這不應該是財政合理、正常的收入主要管道;其次,當我們為賣地收入不佳而懊喪的時候,難道不應該為賣地收入的超高也感到悲哀嗎?現代國際社會的種種經驗已經證明,靠「土地財政」的政府遲早要翻船。

    再就是,「三高」導致庫房水浸,但是「三高」實際也蠶食了香港市民的財富。去年樓價指數上升了15%,多數業界也預測今年還要升15%,樓價之高蠶食市民的財富,而印花稅更是直接多收市民腰包裡的存款。名義上,香港是實行低稅制,但是,市民即使不計樓價飆升而額外多付的支出,就算交付印花稅的支出也因為樓價的飆升而飆升得驚人。要指出的是,約860億元的印花稅收入大部份是香港市民支付的,而不是外來資金支付的。

    因此,邏輯應該是非常明確的,財政巨額盈餘來源於土地房屋,那麼很應該也用回到土地房屋之上。政府開拓土地不可再拖了,政府加快公共房屋建設也不可再拖了。根據運輸及房屋局發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17周年進度報告,指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4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六比四。不過,已掌握的土地全部順利建屋,亦只能興建23.7萬個公營單位,仍有4.3萬個公營單位未有地。土地供應不足是本港房屋問題的癥結所在,未來無論增建公屋、推出資助性房屋,還是增加私營房屋,都需要有足夠土地。

    而現實是,公屋輪候冊的申請現時已迫近30萬,輪候時長一延再延,而過往多次居屋等資助性房屋推售,均出現大幅超額認購,反映公營房屋無論是出租還是出售均供不應求;另外本港居於不適切居所(包括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籠屋、床位、板間房或天台屋)住戶約有11.5萬個,比去年增加近1萬個,凸顯房屋問題的嚴重性。那麼,政府現在有財政盈餘,難道還不應該主要投入拓地和建公屋上?

    shutterstock_163150352.jpg

     

    東涌填海是好開始

    值得肯定的是,東涌填海工程總算啟動了,這是一項很難得的開始。自2003年以來,香港已經沒有填海造地的工程。

    回歸前,港英政府很熱衷於填海造地,理由之一是填海造地的政治壓力較低,收地開發涉及搬遷原有居民,人人要求巨額賠償,不易處理,開發郊野公園反對的人也很多。當然,填海也有反對聲音。不過,反對的人始終比較少,但是回歸後,基本上沒有新的填海工程,而只是繼續回歸前留下來仍未完成的工程。在董建華之後,更是極少開拓生地。

    東涌填海工程所創造出來的土地可以提供4.9萬個住宅單位及87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當然,這是遠遠不夠的。政府需要持續不斷的填海造地。有學者提議,趁今年財政預算的盈餘特別多,可以將部份盈餘撥入一個「填海基金」,為將來所用。這無疑是明智之策。從填海造地到建房屋,需時十多年,是前人填海後人住的工程。這一屆政府,也需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還要有王志民主任提出的讓香港人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擔當,坐言起行,迅速改變香港土地和房屋供應不足而致使樓價高企購房世界最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