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明日大嶼」不只重視工商繁榮 改善住屋擠迫意義更大

    2019-03-25

    文章原載《信報》2018年3月25日
    撰文:羅康瑞 香港瑞安集團主席、貿易發展局主席、機場管理局前主席

    crowded.jpg


    年輕人總是抱有夢想。我年輕時,對未來擁有無盡的期待,憧憬着要過閃爍的人生。回看今天,香港土地缺乏,年輕人購買力只能以納米樓為目標,更多是租住劏房,居住狹窄,生活不舒暢,能盼望怎樣的人生?我很同情現今青年,香港能否為新一代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生活質素欠佳

    香港人口稠密,眾所周知,但情況卻比我們想像中嚴峻。香港每平方公里已發展土地的人口密度高達27400人,比印度孟買還要高。本港人均居住面積為170方呎,好比一個半車位大小。人口密集令市民日常生活各方面都苦不堪言,加上樓價高企,普羅大眾難以負擔,更令民怨沸騰。香港已連續9年登上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全家人不吃不用,需要21年才可買樓。

    年輕人上車困難,置業變得遙不可及。就算能夠上車,大多被迫居於一二百方呎的納米樓,樓價仍需二三百萬,生活質素每況愈下。至於劏房戶的生活就更慘不堪言,租金高昂不在話下,有的家庭更只得數十方呎斗室,活動空間真是「三步乘三步」,令人感到侷促、不安;更甚的廚廁合一,欠缺衞生。

    再說,租住劏房不便宜,月租高達6000至1萬元;要購買納米樓也不便宜,動輒也要花上萬元一方呎,長期供樓吃力。青年如此蝸居一輩子,能不氣餒?香港人一生努力工作,為何要活得如此沒有尊嚴?年輕人若無法置業,會覺得社會太不公平,遷怒政府,或只會一心想着移民,對香港缺乏歸屬感。況且,現今青年上流機會不及從前,香港現提倡創科產業,但工商業租金昂貴,創業也無望。長遠而言,真是擔心未來下一代會放棄香港。

    我們年輕人的生命除了灰色,還應抹上更多姿彩。政府有意發展「明日大嶼」計劃,我認為,首要是解決居住擠迫問題,因為即使香港整體繁榮,但港人生活不安寧,也是徒勞。香港的發展方略,除了工商業發展蓬勃,還要關注民生安穩。所謂安居樂業,住得好,一切都好。

    填海是唯一出路

    本港土地不足,對工商業發展及市民改善居住掣肘很大。有人質疑增加土地供應有很多方法,為何要獨選填海?首先,開發郊野公園有不少人士提出反對,難達共識。至於開發棕地,可提供土地總面積雖然頗大,但零碎分散,未必可取;即使某些選項的土地較為集中,但面積相對較小,並不足以作長遠及策略性發展。現時香港只有24%是已發展土地,其餘皆為「綠色」用地。要保護自然環境,不傷害綠化地帶,填海是較為可行的辦法。

    今日部分社會人士反對填海,其實是欠缺充分理據。先不談百多年來的香港歷史,維港兩岸土地大多由填海而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港英政府所發展的新市鎮,如荃灣、沙田、大埔、屯門、將軍澳等地,處處皆是填海地帶。正因填海,幾十年來才有土地發展,容納本港近五成的人口。自九十年代中期發展東涌以後,香港在過去20年再沒有落成新市鎮;反觀鄰近新加坡,近10年來積極填海造地,創新發展,改善民生。新加坡土地面積只有香港三分之二,但居住環境已比我們大為優勝,故此要為香港未來帶來新機遇,只有大規模填海才能扭轉乾坤。

    不存在地產霸權

    不少人擔心東大嶼填海項目乃地產霸權,賺錢的全是地產商,普羅大眾未能受惠,但我認為這是歷史觀感所帶來的偏見。事實上,「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實施後,會建造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其中七成單位為公營房屋,當中所包括的公屋和居屋,已同時兼顧中下階層居住的需要。年輕人購買新落成的居屋,比現時容易上車,負擔相對較輕,毋須一生做無殼蝸牛或樓奴。為了減少社會對「明日大嶼」的質疑,我贊成政府主導住宅的發展,讓市民享用更佳的居住環境。我一直深信,市民樂意供樓,是對當地有承擔的表現,亦可加深其對未來抱有希望。因此,「明日大嶼」在興建公營房屋時,我贊成政府多建居屋,積極回應市民自置物業的訴求。

    增加土地 香港發展中央商務區

    居住困難之外,土地不足亦影響營商環境。香港作為國際貿易金融中心,「一帶一路」的樞紐,核心地段的寫字樓租金長期高企。以中環為例,甲級寫字樓的呎租可高達200元。租金成本過高,難以吸引新進外資,可謂不利商業發展。

    此外,缺乏會議場地又是另一難題。今時今日會展的使用率已達飽和程度,根據貿發局的估計,到了2028年,會展場地在旺季將缺乏大約130000平方公呎。若再不覓地發展,實難以保持國際競爭力。

    對商務而言,東大嶼都會可作為新一代中央商務區,發展新型經濟,智慧城市,吸引外來人才來港工作。同時,它亦是繼中環和九龍東後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不但可提供400萬平方米的商業和寫字樓的樓面總面積,更可創造約34萬個就業職位,為未來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而且,東大嶼鄰近前海,更可配合國家大灣區發展,彼此貢獻所長,互助互利,並產生協同效應,令兩地市民受惠。

    gba.jpg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剛於上月公布,香港未來經濟爆發點在於利用與大灣區的優勢。當前,內地積極發展大灣區,而「明日大嶼」正處於戰略位置,可發揮「雙門戶」角色,大嶼山可以通往世界,也可通往粵港澳大灣區。該計劃的震撼點是重整本港交通網絡,把大嶼山交通擴展至連接港島及新界西面;為已落成的港珠澳大橋,擴大本港交通命脈,進一步推進與大灣區的交往。可以預見,東大嶼將發展成一座新型城市,具備完善的交通樞紐。

    發展刻不容緩

    過去,香港每逢發展大型基建項目,所花費的討論時間皆比預期為長,並且難以取得共識。以機場第三跑道為例,2008年已完成規劃大綱,但要討論8年才正式開始動工,直至2023年才可使用。香港人辦事效率雖高,但面對大型基建發展事宜,往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殊甚可惜。今時今日,社會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停滯不前只會被鄰近地區迎頭趕上,香港還可以耗費幾多個8年或10年去討論?政府提倡「明日大嶼」計劃,符合港人居住、就業及交通需要,且配合香港發展也意義深遠。

    未來香港對土地的需求有增無減,我希望各界具長遠目光,試想像香港以1000萬人口的狀況來規劃,未雨綢繆,令新一代抱有美好明天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