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Mainland - HK Economies

    「一站式」支援到位 「不離地」扶助創業

    07/17/2019 - 09:00

    文章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7月17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 水志偉、研究員 關之悅、溫韞

    shutterstock_735900559%20(1)_0.jpg


    美國CB Insights上月發布實時追蹤的全球獨角獸企業(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名單,在全部360隻「獨角獸」中,中國內地佔四分一,數量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香港僅有兩家,包括貨運公司Lalamove和旅行網站Klook,創業發展大不如人。

    創業一直以來是全球熱話,各國政府不斷以創新政策推動創業,例如瑞典允許有最長6個月無薪「創業假」,令打工族即使創業失敗亦不會失去工作。香港政府近期亦頻頻加推新措施:今年3月,政府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兩項全新資助計劃,其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支援創業青年的非政府機構,並為青年提供配對資金。5月,政府聯合廣東省政府為10個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授牌,亦重提在明年內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以建立一站式創業支援平台。

    網絡+App 全方位「一站式平台」

    這些創業政策的投入動輒過億港元,但對於青年創業的支持能否落地,避免「雷聲大、雨點小」,其成效仍有待考驗。

    政府期望透過「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建立「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加強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的支持。不過,目前政府的說明寥寥,僅提及該平台將方便非政府機構、創業基地與創業青年互相對接。若該平台類似如今主流的大灣區資訊平台,主要展示灣區概覽和政策變動,不能幫助創業青年一站式辦理相關政府業務,恐會成為芸芸平台之一,難以達致政府期望。

    因此,我們希望該平台設立一站式入口,令創業青年可以直接在同一網頁辦理大灣區全部11地政府的相關行政手續,例如高層次人才認定、申請人才公寓和創業基金等等。目前,大灣區市民辦理政府服務,或須親身到相關部門長時間等候,或須奔波於不同部門之間;即使可在網上辦理的業務,通常亦會多次轉到另一網址、或要求用家返回主頁面重新進行搜尋。這些繁瑣的手續往往令人望而卻步。

    如設立真正的「一站式平台」,用家在同一網站即可一次過辦理各項服務,就能減輕用家的負擔,縮短辦理手續的時間。目前在大灣區內,佛山市已經成功打造「一門式」、「一網式」的政府服務模式,市民可以「一網通辦」(即用一個網頁辦理)超過九成的政府業務。有佛山的成功經驗在前,相信實現整個大灣區的「一網通辦」指日可待,能為創業青年帶來實際好處。

    在網頁平台以外,我們認為該平台亦應開設手機App版本。透過使用App,用家毋須再費心費力時刻關注網上的政策變化和資訊更新,無論在任何時間或地方,都可以接收App的推送,第一時間了解大灣區內的最新資訊。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辦理業務,方便又快捷。

    為打破創業青年之間的地理隔閡,該平台可以接入第三方職業網站(例如LinkedIn),方便連接有意創業的青年及成功的創業家、扶助青年創業的相關平台和機構,幫助創業青年尋找志同道合的合夥人、組建早期的核心團隊、拓展市場和客戶資源,加速建立香港青年在兩地的人脈。

    shutterstock_1344537161.jpg

     

    政府+大學 齊建「創業導師網絡」

    近年坊間不少團體開始為創業青年提供支援。有見及此,政府推出這項「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以資助非政府機構,增加對青年提供的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例如協助認識創新創業基地、聘請專業導師指導、安排業界融資配對等)及專業諮詢服務(包括法律、會計、政策諮詢等)。

    但單單增加資助計劃的數目只是隔靴搔癢,資源能否投放到位才是關鍵。扶助青年創業需要政府、業界、民間、學界四位一體,僅靠民間和業界的活躍,難以滿足大量創業青年的需求;尤其在構建創業導師網絡方面,我們需要政府和學界更多的參與。

    若政府和大學牽頭成立一個「創業導師網絡」,能吸引大學教授和有經驗的創業家成為創業導師,由教授為創業青年提供專業指導,而創業成功的校友則在灣區人脈、成果落地、營商環境等方面分享經驗,雙管齊下,更有助青年創業之路順風啟航。

    我們亦考慮到,相比起成功獲得風險投資或獲選進入孵化基地的創業團隊,暫時落選的團隊通常備受冷落,特別是在創業起步之時缺乏導師資源,令他們對其後的道路愈感迷惘,甚至可能喪失創業的熱情和方向。其實,這些創業團隊更加需要有經驗的人士指導,令他們少「交學費」、少走彎路,為下一次機會做好準備,不致埋沒一些寶貴的創業想法。

    因此,由政府牽頭成立的創業導師網絡,應不僅惠及少數創業精英,而可以更親民、更大眾化,為更多青年提供導師資源。例如在審核導師資源的申請時,嘗試放棄過往的競逐形式,更側重申請者自身的創業經歷和創業基金申請經歷,選取對創業最有熱誠的潛力人才。如此,把獲得創業培訓的門檻略為降低,有助於滙集更多有潛力的創業人才及點子,增強社會各界對青年創業的了解和支持,真正推動「大眾創業」。

    青年創業跨越「天梯」

    攀越社會階梯之難,難於上青天。過往青年想要向上流動,往往望「梯」興嘆。支援青年創業,亦是希望更多創業家能夠不「靠父幹」、不需「拾級而上」就成功跨越「天梯」。現時,我們未必能複製上一代的「創業神話」,而是需要主動創造這時代的創業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