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Science & Tech Innovation

    突破科研惡性循環

    10/03/2016 - 20:00

    撰文: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shutterstock_482090101.jpg

     

    香港的科研投資,無論是公共或是私人的,都大幅低於其他國家地區;要急起直追,就要目標明確,資源運用正確,才能扭轉整個沉睡了的科研生態環境。簡單來說,香港現時的科研投資,總共只有約0.7%的GDP,假設GDP是2萬億元,即是140億元;要後發先至而追趕國際水平,科研的總投資可能要3%至4%的GDP,即是每年600億至800億元;當中,又要以私人投資為主導。

    本土人才缺出路

     事實上,整體的科研生態環境環環緊扣,香港不是沒有錢,但投資者認為項目不夠吸引;香港不是沒有企業家,但他們卻投訴找不到人才;香港不是沒有數理能力高的學生,但他們卻找不到出路;而香港不是沒有一流的科學家,但他們卻認為企業家和投資者太短視。要突破這個惡性循環,政府必須發揮槓桿效益,抓緊競爭的比較優勢;而筆者認為,改善香港的科研生態的金鑰匙,就是香港本土的大學,和培養其中的科研人員。

    有趣的是,一名高官的博文,聲稱香港的科研投入,雖然只佔GDP的0.74%,(而南韓是4.1%,台灣是3.0%,連德國也有2.8%和英國的1.7%),但只要考慮所謂經濟結構上的差異,認為香港的科研投入並不低於這些先進經濟體的平均水平,筆者感到非常詫異。

    shutterstock_247531369.jpg

    科研投入真足夠?

    細看之下,該文對香港科研投入足夠的論證是,「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自2000年至2014年增加了18%,在亞洲四小龍中,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反映了生產力的提升很好,從而論證了科研投入其實是足夠的。

    惟用TFP的增長,來論證科研的投入帶來生產力上升,在邏輯上是講不過去。首先,所謂的TFP,表面上是難明的概念,但其實就是把所有用「勞動力」(Labor)和「資本」(Capital)不能解釋的經濟增長部分,歸納為這個TFP。當然有經濟學者用這來理論化和量化所謂的生產力(Productivity)增長,但說穿了就只是一個「執漏」(Catch up)的部分,任何人都可以放其他的解釋在內。事實上,金管局自己就有兩份關於香港TFP的研究報告(2009年和2016年),得出的結論並不是TFP和科研投入的關係,其中一方報告更明確指出,香港TFP其實和以下的三個因素關係最密切:世界經濟增長;內地服務業的增長;本港服務業的增長。

    無可否認,香港過去得天獨厚,以勞動力和資本投入來說,能有如此的經濟增長,是一個不錯成績,也解釋了為甚麼 TFP 有不錯的增長;但如果就錯以為這是因為香港的科研投入而轉化成經濟增長的成績,而沾沾自喜,就會使香港錯失了一個契機,去推動香港的經濟增長走入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