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Housing

    曾維謙:香港落後自知 為時未晚

    10/03/2015 - 08:00

    撰文:曾維謙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香港自回歸以來的近20年間,經濟發展——無論是最宏觀的生產總值(GDP)以至市民大眾實際感受到的住戶收入,被亞洲區的其他城市步步進逼,繼而從後趕過,甚至大幅拋離。經濟發展大落後這銅板的另一面,就是香港本來享有的絕佳優勢,似乎正漸褪色:曾幾何時,香港擁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全球排名第一的國際機場、全球效率最高的醫療體系……這些如今都不復再。

    香港似乎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慢了下來:由回歸至2009年,香港每年平均興建5萬多個住宅單位(包括公屋、居屋和私人住宅),但過去5年的平均卻只有不足2.4萬個,類似的情況亦同樣見於我們的寫字樓和商場面積。簡而言之,香港近年的建設速度和十多年前比較,全部都放慢了至少一半!

    但可能更令人憂慮的並非住屋以及經濟相關的建設,而是社會民生方面的硬件,也是十多年如一日:香港對上一間落成的中型公營醫院,已經要數到1999年落成的將軍澳醫院。更驚人的是,儘管香港的人口在過去十多年增加了12%、65歲以上長者更增加超過一半,但本港的醫院病床總數,回歸至今只有輕微增加!

    450.jpg

    十多年來病床總數僅微增

    事實上,公營醫院內科的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已由2010/11年度的25個星期,增至2014/15年度的47個星期。又例如,轟動社會的大埔安老院事件,當中固然牽涉院舍管理和政府監管的問題,但亦無可否認與整體供應不足有關。

    現時全港有逾11萬名腦退化症患者,在85歲以上的長者當中,更是每3人便有1人患有此症,這些長者都很可能需要長期的院舍照顧。可以預見,隨長者人數倍增,對安老院舍宿位的需求亦肯定爆炸性上升——即使政府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監管,若不能增加宿位和相關人手供應,院舍費用亦只會水漲船高,最終受害的還不是我們的長者?

    451.jpg

    無疑,諸如增加土地供應、醫療改革等議題,都屬社會的「大手術」,當中牽連甚廣、實行需時,但這不是束手就縛的藉口——港人向來以「Can-do spirit」自豪,深信沒有什麼是香港做不到的,亦是這樣的自信、堅毅、靈活、刻苦的態度,成就了今天的東方之珠和國際金融中心。

    可能大家已經忘了,在回歸後首十年,當我們每年平均興建5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的同時,我們也只用了40個月的時間,便由設計、填海、建造到啟用了灣仔會展新翼,繼而成為香港地標之一,多年被評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位處機場、香港另一個大型會議展覽中心亞洲國際博覽館,由正式動工至開幕,也只是用了28個月。

    452.jpg

    勞動人口見頂能否放寬輸入外勞?

    這些不久之前的歷史證明,香港絕對有魄力、有能力以高效率完成任務。當然,其中難免牽涉到一些關鍵而又困難的社會抉擇:例如,照顧長者和病人、發展經濟、改善住屋,在在都需要土地,我們能否為了更多房住戶能上樓,容許增加發展密度?能否為了有新的醫院和安老院,好讓父母老來得到適切照顧,容許自己家的附近改劃土地用途?

    未來30年香港人口預測會增加約100萬(或50萬個住戶),我們能否為了下一代有安居之所,容許在維港以外的水域有限度填海?人口老化下,香港的勞動人口勢將見頂回落,為了保持經濟發展的步伐,我們能否放寬輸入外來勞動力的限制,為個別面對嚴峻人力荒的行業如醫護、建造等拆牆鬆綁?這些都是大問題,絕不能只是訴諸空洞、煽情的口號就能了事。我們需要社會專注、理性、全面地分析以至辯論得益和成本,才能取得共識。

    香港近年的發展落後於區內的其他城市,這是個事實。我們沒法改變過去,但眼前你我手中都有權選擇——繼續把一切問題政治化,針鋒相對、糾纏不休;還是重新聚焦一些真正重要、利民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重拾成就香港傳奇的幹勁和魄力。而這個選擇,將會決定香港以後的命運,到底是個沉淪的悲劇結局,還是璀璨奪目的新篇章。

    原文刊於《信報》2015/10/03,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