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land - HK Economies

    大灣區機遇百年一遇 港青主動發掘大有可為

    07/27/2021 - 15:25

    文章原載《明報》2021年7月27日
    撰文:胡百全律師事務所顧問律師 鄭慕智

    善用東方荷里活優勢 把握灣區機遇

     

    大灣區機遇百年一遇 港青主動發掘大有可為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各國仍在探索「疫後」發展之路,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達到12.7%,進一步加快全球經濟發展中心由西轉東。國家公布《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多項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定位。政府和各界社會人士經常鼓勵香港年輕人應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發揮香港人的優勢,闖出新天地。然而,不少年輕人會反問:「到底大灣區的機遇在哪裏呢?」作為當年改革開放初期就到內地發展的人,我想與年輕讀者分享我多年在內地工作的經驗,及對大灣區發展機遇的看法。

    國際經濟發展東移 海外留學失優勢

    從前,西方國家經濟實力強大,望子成龍的父母,往往千方百計將孩子送到海外留學,希望他們「浸鹹水」後有更好的前途。時至今天,西方國家經濟發展放緩,有些更面對債務危機,而中國已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愈來愈多外國人為到中國尋求發展機遇學習中文,即使對中國態度強硬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他的一對外孫兒也早已學會中文。活在今天的香港,我們是時候反思「外國的月亮是否真的特別圓呢?」家長將孩子送往海外念書,除了失去父母的照顧外,更會失去在香港及內地的人際網絡,甚至失去基本的中文讀寫能力,對未來發展或許是弊多於利。舉例說,有朋友的子女滿懷希望到外國修讀法律,但回港時報讀香港法學專業證書(PCLL)卻失敗而回,未能成為律師;在我的律師樓上班的人,不懂中文的律師基本上也無法執業。更重要的是,從小離港讀書的孩子,難以透徹理解國家發展及法制,失去香港人近水樓台的優勢。

    善用香港國際視野優勢 主動出擊探索機遇

    生於香港,我們從小就活在中西文化匯聚之都,年輕人的國際視野、靈活思考及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相對內地的一大優勢。相對外國人或者從海外回流的港人來說,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認識國家發展及國家政策,在語言溝通上亦沒有障礙,甚至有着共同的生活及飲食文化,可謂近水樓台。可是,香港年輕人不能在香港守株待兔,反而應主動出擊,走訪大灣區各個城市,了解不同市場的發展及經濟需求,才可找到這個8600 萬人口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今天到內地尋找機遇其實容易得多。當年內地百業待興,回內地發展的主要是工業界人士,與現時各行各業人士皆可到內地發展有所不同。

    以法律界為例,當年到內地開設辦事處的以國際律師行為主,本地律師行只有數間在內地發展。我當年北上發展時,也曾因對國內情况認識不足,尋找辦公室落腳也有困難,最後終在四川成立辦事處。我善用香港律師的優勢,主力協助外國公司在國內投資及為內地企業到香港融資提供顧問服務。在現今內地經濟發展蓬勃的時代,加上資訊流通快速,交通四通八達,香港人要認識內地十分容易,但必須親身到大灣區市場看個究竟,才能發掘當中的機遇。即使我們律師樓最近到前海開設辦公室,也是從摸索之中找出新路向。如果你是希望投身教育事業的年輕人,你需多了解大灣區的國際學校需求及選址;對於希望投身音樂創作事業的年輕人,就需認識大灣區不同的表演場地,並了解當地觀眾口味而演出。當年輕人並沒有親身走訪各個城市,感受當中的風土人情,將較難覓得機會。

    認識國家發展策略 灣區人才優勢互補

    國家最近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香港獲支持發展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如果我們的年輕人虛心學習與把握當中的政策支持,未來發展事業定必事半功倍。須知道,香港與內地城市在大灣區扮演不同角色,各個城市應發揮自身優勢,彌補其他城市的不足。同樣地,在灣區人才專業互認的領域中,也發展出一套良好的「優勢互補」制度。舉例說,基於法制不同,除了目前有新的專門考試讓香港律師投考大灣區律師資格外,兩地律師也經常合作,一方面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協助國際企業進入內地;而香港會計師及醫生也可透過制度互認在內地執業。展望未來,我相信專業互認制度將會擴展到不同的行業,強化灣區人才「優勢互補」。

    生物科技大有可為 保險業應設服務中心

    專業服務以外,香港的科研能力也極具優勢。香港的生物科技研究不僅是領先灣區,更是聞名全球。根據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的《基本科學指標》,香港兩所醫學院在臨牀醫學領域中達頂尖水平。同時,香港每年出版約250份具高影響力的生物醫學文獻。再者,香港的臨牀試驗數據可同時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歐洲藥品管理局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承認,以進行藥物註冊。誠然,要將研究轉化成產品,需要金錢、土地和技術轉移人才。香港絕對具籌集資金的能力,但缺土地生產產品,如港大研發的新冠疫苗需在內地廠房製造。不論在土地及轉移人才上,大灣區絕對能夠作為香港生物科技發展的後盾。正如團結香港基金報告建議,香港的研發中心可在大灣區設立分支辦事處,除了為港商作生產基地外,更應促進學界與商界的溝通和合作,務求將研究轉化為有用的商品,製造更造福人群的產品。

    此外,內地保險市場需求亦十分龐大,而且不少內地人在香港購買保單。我了解保險行業與特區政府同樣希望推動香港保險業盡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售後服務中心,讓持有香港保單的港澳和內地居民在內地可得到諮詢、理賠及繳交續保保費等全方位支援,相信此舉將有助整個行業發展。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成功也不會一蹴而就。中國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國際政經局勢變幻莫測,香港的年輕人絕不能刻舟求劍,應放膽走到大灣區深入探索,即使是所謂的「二線城市」,或許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