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care and Ageing

    應對人口老化 不能只靠增撥資源

    03/05/2018 - 16:43

    文章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3月3日
    撰文: 廖美香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

    shutterstock_104336615.jpg

    近月流感來襲,醫院的擠迫情況令人不忍卒睹。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發表《財政預算案》的一個亮點是增撥醫療開支,似乎要港人減少責難。當然,增撥資源總比少撥好,但要真正應對人口老化,港府便要配合多方面政策,市民才可享有一個盛齡生活。

    遠水不能救近火

    預算案指出,新一年度的公共醫療開支將增至712億元,增長13.3%,佔整體經常開支17.5%。新增資源令人欣慰,但是能否真正令港人對未來醫療抱有樂觀是另一回事。

    先不爭論增撥資源是否足夠,即使資源充裕、短期到位,但醫護人員長期短缺,估計數以百計,培育醫生更需時10年,人手也未能迅即上位;面對老齡化的趨勢,病人日趨增加,醫護人員也嘆無奈。

    至於如何紓緩公共醫療設施,《財政預算案》稱,正安排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真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報告說,將邀請醫管局籌備大計,包括研究現址重建瑪嘉烈醫院和屯門醫院、在京士柏用地(即伊利沙伯醫院現址)興建新醫院,以及擴建北大嶼山醫院,預計可加設3000至4000張病床,並增加多項設施和診症名額。

    目前香港人口逾730萬,老齡化約17%,展望2031年人口逾800萬,老齡化約24%。面對這問題,公共醫療服務已見嚴峻;加上人口不斷增加,我們不能只依賴現有醫院擴建修補,長遠須在新市鎮興建更多全新大型醫院。很可惜,預算案未有說明方略,相信是土地不足所限。我們期待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於本月提出諮詢後,香港未來可大規模闢地,改善港人的醫療和生活需要。

    本港醫療的癥結,礙於人手和設施所限,不能迅即解決。除了實踐應對醫療需要,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減少醫療需求,我們尚有很大的空間改進:

    shutterstock_519183016.jpg

    一、推行慢性疾病管理券計劃

    據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政府應考慮讓45歲或以上人士進行體檢,一旦驗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市民能及早改善飲食、增加運動,以預防糖尿病、中風等疾病。由此可減低該年齡層人士的患病風險,既增進個人健康,也可減低醫療負荷。

    二、利用科技增進健康

    政府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撥出10億元作樂齡科技基金,以便院舍和復康機構試用和購置科技產品,乃善用科技促進健康舉措,值得加快實施。事實上,科技一日千里,可以精準監測健康,也可進行更有效治療,政府應鼓勵科技創新,供業界發展健康科技。展望未來,人工智能將顛覆醫療行業,我們不得不重視健康科技的趨勢。

    三、善用社企、NGO參與護理

    長者一生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其子女日忙夜忙,未必能很好照顧體弱多病的父母,老人彷彿成為社會負累。香港基層護理人手嚴重不足,無論院舍和家居服務均欠缺一成人手,政府應着手加快輸入外勞解決。

    此外,港府也應善用社企和志願組織的熱誠,多撥資源予以支持,例如社企「老友所醫」(Doctor Now Needs),作為科技平台,以共享經濟模式,利用互聯網為長者遙距治病,長者不用親赴醫院,減省急症室擠迫,也減輕院舍人手的陪診服務。

    四、改善基層及社區設施

    港府在政策上必須支援長者,讓老人身康體健,享受一個活躍、快樂、互動的盛齡生活(active ageing)。政府將於明年第三季在葵青區設立首間以嶄新模式運作的地區康健中心,透過公私營合作,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支援長期病患者,減輕專科及醫院服務的壓力。

    我們期待該地區的康健中心試行成功,盡快於全港十八區增建,提供各種保持身心健康活動的空間,令長者可參與社交、義工、簡單體檢、門診或保健運動。

    五、以銀髮產業促安康

    預算案建議全民退休的方向,大推「年金計劃」,以鼓勵市民長遠儲蓄保障退休日後的生活;今明兩年,政府繼續再向年滿65歲的香港居民發行銀色債券。

    事實上,「銀色金融」是銀髮產業的一部分,本港各界不妨開發更多銀髮產業,尤其老人食品、保健儀器、家居安全、安居服務、銀髮用品等均有待拓展,例如本港長者尚未有吞嚥的方便食品供應,日本則隨處有售。

    現時本港各區漸漸出現有關復康病床、輪椅、健康產品等店舖,各界如能積極關懷長者健康,從外地引入更多適切產品,將可促進長者在家生活便利,身心安泰。

    防患未然降負擔

    總之,《財政預算案》增撥醫療開支是一個好消息,冀望港府及時投放資金,防患未然,因為資源一旦用得其所,對減低拖延處理而帶來的額外財政負擔,甚為重要。

    與此同時,政府須實踐醫社合一,配合開拓土地政策,增撥土地興建醫療及社區設施,讓長者享有身心健康,才是盛齡社會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