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Tech Innovation

    港防不進則退 需培訓金融人才

    08/25/2017 - 16:28

    文章原載《香港經濟日報》2017年8月25日
    撰文: 廖美香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

    shutterstock_599439308.jpg

    香港作為亞洲區的金融中心一直自視甚高,然而,隨着內地經濟發展能量愈趨強大,香港要是持續內耗,不思進取,則國際金融中心的黃金寶座也未必不會生銹起來。

    世界向前進,香港近年停步不前,其金融中心的憂患,也漸漸暴露:

    1)金融科技滯後

    自香港1997年推出「八達通」電子貨幣,享譽國際,內地曾一度參照複製使用。如今全國盛行「微信支付」、「支付寶」。在金融支付方面,內地非常先進;反而現在香港交通及購物仍停留使用八達通,坐的士只可付現金,內地自由行旅客來港都慨歎:香港不能廣泛使用電子錢包,很不方便。再說,內地金融機構資金雄厚,其科技化經營,如網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網上保單,比香港都要前沿。

    滬深迎頭趕上 外資來港減少

    2)股市規模、集資地位下滑

    盡管香港股市總市值仍處世界十大之一,但隨着上海及深圳金融中心的成長,香港在股市總值及IPO集資角色面臨挑戰。上海總市值(318,150億人民幣)如今已超過香港(307,540億港元),深圳總市值(225,910億人民幣)亦正在追趕,業內相信不久將來會超越香港。至於IPO方面,安永預料,今年香港集資額2,000億元,有可能跌出全球三甲地位,排名次於紐約、上海及深圳。

    3)外資金融機構來港放緩

    截至目前逾300家國際金融機構註冊QFII,於2012年為高峰期一年內有70家金融機構註冊,之後拾級而下,由2015至2017年上半年只有36家。「最新註冊50家QFII之中,有一半以上註冊地為香港。這一方面體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但也反映出QFII資金來源過於單一,且部分以香港為註冊地的機構實為中國內地背景,例如:工銀國際資產管理、中國光大證券資產管理及中郵創業國際資產管理等,缺乏真正的境外資金來源。」願基金主席郭子中說,很多實力雄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尚未註冊或來港,香港應爭取如美國社保基金、印度儲備銀行、菲律賓中央銀行等金融機構駐港進行大規模投資,尤其中國證券市場,從而帶動香港更多金融及經濟活動。

    死守香港本土 狹隘喪失機遇

    4)前海金融創新

    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前海,作為深圳特區中的特區,其金融創新都領先於香港:商業保理、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產業基金、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金銀業倉儲等。不少分析認為,前海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點就是金融,金融的開放及自由化要靠近香港操作,其「先行先試後規管」的積極作風,促使前海在多方面跑在全國前沿。前海並進行多項制度創新,學習香港法治、廉政、社會治理及政府監管。前海於2013年成立廉政監督局,學習香港廉政公署的運行機制。香港一些金融業界人士表示,香港公司到前海作用不大,少感興趣前往開設分公司,但內地公司到那裏享有廣泛優惠,長期發展之下,擔心前海腐蝕香港的金融地位。

    盡管香港在法治、稅務、熟悉國際慣例、資本自由流通、誠信、廉政、語言……都比內地具不可替代優勢,但是,內地經濟發展飛快,一些港人仍只抱香港本土,那難免狹隘自守,喪失機遇。事實上,中國發展給予香港不少機遇。

    shutterstock_586335638.jpg

    1)拓展綠色金融。新任財經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表示,任內將積極拓展綠色金融。香港在這方面處於一片荒蕪;過去兩年,香港發行綠色債券只有寥寥幾宗:金風科技、領展以及地下鐵路公司。新一屆政府應趕快向中央溝通,爭取支持;此外,還要積極部署綠色金融項目認證制度,才能取得投資者信任,讓香港在綠色金融大展拳腳。

    綠色金融可取 投入一帶一路

    2)掌握一帶一路發展。「一帶一路」覆蓋66國家總人口44億、經濟生產總值達21萬億美元,相關基建項目歷時幾十年才可完成。為實踐「一帶一路」策略,把亞洲、歐洲及非洲聯繫起來,區內基建需求龐大,估計未來10年,每年可高達7,500億美元。新成立的亞洲基建投資銀行及新興國家開發銀行,只能應付當中極小的融資需求。香港作為首要離岸人民幣中心以及亞投行成員,為一帶一路在金融上扮演積極角色。

    3)配合大灣區戰略。香港自改革開放以來,已與廣東省經貿頻密交往。2003年CEPA更進一步打開大門。待港珠澳大橋一年後落後成,陸路交通將由3小時縮短為半小時。今年初中央提出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料可深化粵港之間金融合作。

    4)促進科技創新。內地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下,科技騰飛。深圳利用研發開支佔GDP 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香港科研開支只佔GDP 0.73%,由於投入不足,導致創新科技停滯不前;然而,香港優勢在於融資力量,有條件成為國際創新及創投中心,促進兩地科研。團結香港基金於2015年底發表報告,提出改善本港科研生態。

    不同評比有不同量度準則,香港被評為亞洲金融中心,港人不能自我陶醉,當心在溫水煮蛙之下,被新加坡、上海及深圳強勢追上。2017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香港排名第四,居倫敦、紐約及新加坡之後。面向內地這強大的經濟腹地,香港卻輸給無論人口及面積較小的新加坡,真叫人汗顏,香港各界應予反省。

    培訓認證能手 着力FinTech發展

    總的來說,香港缺乏多方面金融人才。在綠色金融方面,缺乏兼通環保與金融的跨領域人才,有待培訓出認證的能手。近年由中電可持續發展總監吳芷茵力促成立的「香港環專會」致力環保專才,踏出很好的一步。在一帶一路方面,香港缺乏多國語言及文化人才,現在本港一些大學商學院開始招收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在金融科技方面,更是人才短缺,着力發展金融科技的應用科技研究院與港大合夥創新,數碼港也在積極動員策劃。

    A股入摩,本港對A股優秀分析員需求大。隨着深港通、滬港通,債券通的實施,在在都需要熟悉內地金融市場的人才。香港作為一個規範的金融市場,內地上市公司良莠不齊,派員來港接受培訓是一個寶貴機會,讓領導熟悉上市規則、國際慣例,誠信、守法及操守……至為關鍵。內地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將增加外資在港投資的興趣,香港在這方面應扮演培育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