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Tech Innovation

    大學扮演科研生態圈核心角色

    06/01/2018 - 14:47

    文章原載《信報》2018年5月31日
    撰文: 陳家強 香港科大商學院兼任教授、前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shutterstock_361144055.jpg

     

    推動香港科技發展,上屆與今屆政府都做了不少工作,譬如,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這個大型創科平台,是香港未來的創科研究重點合作基地;在科研資源配置上,今屆政府預留500億元作基建和吸納人才之用,其中200億元供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足見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政策決心;加上對企業的科研開支,實行稅務「加計扣減」,鼓勵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並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以滿足創科業界對人才的需求,這些政策都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起正面的作用。

    政策力度可加大

    再以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為例,這個大型創新科技平台,開發與營運的支出不菲,故政府須大膽投入發展所需的資金,除了撥出土地外,還需要有一個營運基金的制度安排,必要時對科研企業作出支援,讓「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能夠萌芽、發展壯大,成為香港未來一個重點創科基地。

    面對創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不進則退的競爭壓力也愈來愈大,因此,目前的政策力度是否足夠,實在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過去,政府也曾在推動科技發展上做出政策努力,例如設立香港科技園(HKSTP),引進外國科技企業,但成效並不太理想。其中的原因,土地成本昂貴是其一,其二是本地缺乏足夠科研人員。即使有外國科技企業進駐,但往往聘請不到所需科研人員。更重要的一點是,香港迄今還未能形成一個有效的科研生態圈。

    故此,即使有一兩家高科技企業進駐本地,但始終無法發揮集聚之效。從經濟學角度說,就是達不到內部規模經濟的效果。很明顯,由數量足夠多的不同企業在空間上集中所產生的集聚,這種集聚利益可以通過企業間的協作、分工和基礎設施共享來實現。

    缺乏有效的科研生態圈,形成不了產業集聚,推動科研發展的政策成效肯定大打折扣。即使有一兩家本地科技企業脫穎而出,但始終得不到「規模」成功的持續性效果。

    建立科研生態圈具關鍵

    看深一層,政府最近擬定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了配合創科業界聘用人才之需,對輸入人才的申請實行快速處理,先導計劃為期3年,首年最多輸入1000名科技人才。輸入這些人才固有必要,但主要是方便到港的科技公司引進人才,但從產業集聚的角度衡量,政策力度必須大大增加。

    shutterstock_223597588.jpg

     

    很顯然,建立一個有效的科研生態圈非常關鍵。筆者認為,建立創科生態圈,收產業集群之效,大學扮演一個核心角色。細心觀察,全球出色的科研生態圈,都是圍繞大學而建立,無一例外,如美國加州矽谷的軟體和網絡創新生態環境、科技企業和人才在麻省的集聚、英國劍橋的科研基地、北京的中關村等,這些出色的科研生態圈,都是以當地大學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

    可以看到,大學在創新的研發上,是整條創科鏈的核心,因為尖端的前沿研究,是一切創新成果轉化為商品及服務的基礎;與此同時,大學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培育人才。

    由科大畢業生創立的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中大畢業生創立的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都是以教授為領軍人物,學生團隊消化了教授的創新科研成果,以靈敏的市場觸覺,把握或開發市場的需要,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應用。

    過去有人批評,香港的科技產業發展不前,主因大學的教授只埋首研究,對科研事業不積極參與所致,此番批評,實在錯誤。事實上,教授所埋首的基礎研究,是所有科技創新的源頭,學者循着社會需要和社會發展趨勢的指向下,如當前發展人工智能、生物醫療技術等,進行基礎性創新研究;而學生領悟了尖端的前沿研究後,進行創業,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和服務,是今日創新科技發展一條有效的成功軌道。大疆和商湯便是最佳說明。若大學教授人人「下海」,參與營商,大學的前沿研究水平便很難提高。

    政府須大膽投入充足資源

    當大學研發出新的創新基礎知識,學生團隊在教授的技術指引下,進行創業,成功孵化出可供商業應用的產品或服務,慢慢可形成一個創科生態圈的基礎,發揮產業集聚的凝聚力。可以說,產業集聚企業所形成的集群,就是專業化人才集聚和發揮作用的平台,大量專業人才慕名而來,通過知識交流,使知識的積累和溢出,推動技術創新的萌芽和滋長。由此可見,大學在形成科技生態圈的核心角色。

    與此同時,大學培育人才的功能,亦難以取代。即使學生未必人人創業,但箇中的培訓,使這批學員也可以成為科技產業的操作人才,從而為科技產業源源提供各工種的人力資源。

    過去,政府對大學的定位,無疑是以教育本科生為主,科研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也有要求大學進行研究,但研究經費撥款仍然是以學生數目為圭臬。

    然而,香港的大學很多蛻變成研究型大學,並且取得可觀成就,在亞洲大學排名置身前列,因囿於篇幅,其原因筆者不打算細說,但無論是新加坡、北京(北大和清華)都明白到研究型大學在建構當地科研生態圈的重要性,故此政府都大量投入資源,支援大學的研發,而香港的大學所獲得的資源投入,如今確實顯得不足,競爭力相對過去也有所不及。

    因此,筆者建議,政府應以倍數的資源投入,支援大學進行研究與培育人才,吸引更多優秀的年輕學者加入科研和教學團隊;也以倍數增加研究生的名額,包括碩士和博士學位人數。事實上,要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政府須作大幅度的政策調整,包括大膽投入可觀資源,並積極推動建構一個有效的創科研究生態圈,發揮大學作為生態圈核心的角色,使產業集聚慢慢形成的科研生態圈,成為集群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載體,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和人才到來,為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專業化人才市場和創新科研中心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