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何緯豐:填海造地 解電影界苦無用地之困

    02/26/2018 - 09:12

    文章原載《星島日報》2018年2月23日
    撰文: 何緯豐 資深制片人

    shutterstock_129085076.jpg

    港產片向來在本地電影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隨著過去幾年文化趨勢的轉變,「微電影」亦逐漸走入大眾眼簾,且獲得不少電影創作人垂青。然而,香港電影業界能否長足發展,還需解決不少既有問題,當中最難根治的,是本地業界的硬件配套支援不足。
     
    事實上,就筆者觀察所得,香港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創科產業,惟香港電影產業發展依然未有顯著起色,以下簡單剖析個中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為香港電影業新人斷層。雖然每年均有少部分年輕人投入電影市場,然而電影製作產業鏈的青黃不接情況依然令人擔憂,不少年紀相當的「老前輩」至今繼續成為業界的中流砥柱,新人培訓不足,尚未成功接棒。
     
    幸好,香港電影發展局通過投資、補貼和舉辦選拔新秀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評選比賽等,把香港特區政府的逾五億港元的電影發展基金,為本地中、低成本的電影製作提供部分融資,一旦本地的中、低成本電影項目啟動,有望可讓更多致力於從事電影事業的新人有實踐機會,舒緩業界青黃不接之困。

    shutterstock_673562449.jpg


    然而,另一個電影業發展掣肘則難以短時間內根治,便是香港缺乏片場設施等硬件配套,這令本地低成本電影、微電影製作難以邁步向前。香港地少人多,地價高昂,在土地供求失衡下,這片彈丸之地並沒有可供租借的片場。電影製作人為求「攞景」,大多需要北上内地拍攝。環顧眾多部中外電視、電影借景拍攝情況,例如周杰倫主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金城武主演的《投名狀》、張藝謀導演的名作《英雄》等,都是在內地橫店取景拍攝的。
     
    可是,北上取景不但往返需時,而且製作費用亦瞬間飆升,只有資源充足的大製作方能負擔如此「奢侈」的費用,低成本電影、微電影等則只能望而興歎。至於香港僅有的片場均為私人經營,不會貿然外借他人,部分舊片場更面臨保育問題,例如舊邵氏片場因業主計劃用作商業用途,已申請作綜合商住及酒店發展項目,雖然諮詢期接獲反對意見,但到底能否保留還是未知之數,香港僅存的片場買少見少。 

    shutterstock_573318886.jpg

    除了苦無片場,電影業缺乏場地存放拍攝器材、拍攝道具也是另一難題。拍攝一齣電影涉及眾多場景佈置,製作人對古代、現代、甚至未來時空的佈景道具均有所講究。為配合電影製作,團隊會預備各種所需的大型道具、器材及演員服裝;近年3D、VR技術日益進步,並廣為業界所採納,這些涉及特定場地以及儀器,更是需要特有的地方安置,業界人士往往為這些拍攝用具的存放之地費煞思量。若有充足的用地,則能舒緩業界受制於硬件配套之苦,在電影製作上更臻彈性。
     
    上文提及,港產片向來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此乃歸因於香港一直是世界上少數最具活力的電影工業產地,數十年來更是華語電影製作和出口中心,方能令港產片聲名遠播、深入民心,而香港亦在外國有「東方荷李活」美譽。
     
    令人倍感遺憾的是,礙於土地之限,為香港電影產業貢獻良多的演員,無法在自己的出生地建立代表香港的電影博物館。與此同時,筆者時有聽聞民間不乏有心人,花了無數心血收集所仰慕的偶像,如李小龍、林黛、沈殿霞、梅艷芳及張國榮等從影時的珍貴收藏,然而卻難以覓得場地展出珍品,或作分享傳承。
     
    本人認為,香港沒有一個永久存放電影產業珍藏的場地著實令人生憾,現時大多的電影產業收藏,皆是以專題展覽的短期形式展出,如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李小龍專題展覽等,若能有固定場地供業界永久使用作展覽用途,不但能起傳承之效,亦能讓普羅大眾加深對業界的了解。
     
    事實上,電影產業亦能對香港經濟有所貢獻,電影軟文化可間接增加香港的「經濟活力」。若有充足用地,香港政府不妨考慮仿效環球影城,讓舊片場改造成「香港片場主題公園」,重新打造「東方荷李活」,吸引海外旅客。
     
    若有用地設立民間博物館存放電影巨星的收藏,亦能為香港帶來有形或無形的巨大利益,並可增加香港人的本土身份認同,賦予香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城市形象,產生大都會的品牌效應。
     
    歸根究底,香港電影產業所面對的其中一個掣肘為覓地艱難。縱觀現有港府的土地計劃,大多是用作商業或住宅用途,建設電影片場、博物館等構思,不得不放在極為次要的位置。究竟香港可如何覓地?本人認為,港府不妨考慮填海造地,透過有規劃的填海工程,創造一片平整、廣闊的土地,不但可解決住屋問題的燃眉之急,亦能舒緩電影業界苦無用地之困,彼此達至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