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Hong Kong Foundation

    《香港事・中國心》 第六集《百年育人》

    07/13/2021 - 16:17

    (粵語版):

    2021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的開拓者黃會林教授手捧鮮花,到北京師範大學田家炳藝術教育書院,向田家炳先生的銅像鞠躬致敬。

    北京師範大學田家炳藝術教育書院是由田家炳所捐建的,黃會林教授回憶田家炳捐建的故事,娓娓道來:「田先生,是慈祥的老人家。當時我記得……我是在1934年的文學院當教師,因為要創建影視學科,要重建藝術學科。1992年 我被調過去的時候,就在一個破舊的、廢棄的化學藥品小倉庫裡安家的。」「田先生那個時候來看,要落實印證是不是需要這個樓。田先生來了,他看到了他都大為吃驚,四面漏雨,牆上都是雨跡,要下雨就趕快臉盆接水。只有一台電話機。」「老先生這一次真的是親眼目睹以後,他就有了這個決心就決定幫助我們建這個樓。」

    北師大的這座大樓,只是田家炳眾多捐贈中的其中之一。截至2018年7月田先生辭世,他在全國共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 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他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的田家炳,早年移居香港經商,1982年成立「田家炳基金會」,將財產的80%用於教育慈善。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他不惜賣掉居住了幾十年的別墅,恪守捐資承諾,而自己卻租房居住,生活勤儉。

    當時田家炳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賣房子的錢可以資助20幾間中學,我覺得更加有意義。」田家炳基金會主席田慶先表示,當時中國10多億人口,是國家一個很大的負擔:「但是田家炳覺得,假如這些人口,假如成為一個比較好的資源,就是建設國家的一個很重要的力量,這個力量的建成是要通過教育。」

    與田家炳一同建立學校的黃會林再回憶道:「田先生他一種很堅定的理念,就是對於教育。他就認為中國必須強大,中國要強盛,必須教育要上去。」

    以實業起家,再回報社會,這似乎是香港一代商業大亨共同的慈善軌跡。相比田家炳,邵逸夫這個名字在內地更是廣為人知,除了他一手締造的邵氏電影「王國」及無線電視,更重要的是遍布全國的「逸夫樓」。

    有北京民眾表示:「他給我的印象、關鍵詞,就是做慈善這一塊兒,尤其是在一些就是說小學、中學,還有一些大學的圖書館,都是有他的名字。」

    邵逸夫基金會主席陳偉文指,邵逸夫在1985年就與國家,當時叫教育委員會,以及國家教育部,大家商量如何幫到國內的教育這方面的發展:「邵先生每年都有一定量的數目,捐給國內建築學校,我想累積到如今有超過六千所,也都培養中國下一代的人。」

    曾經跟隨邵氏夫婦20多年的邵氏新掌門人陳偉文,在兩位老人相繼離世之後,作為邵氏新掌門人,繼續打理邵氏的慈善事業,範圍也從教育醫療拓展到創科領域—一年一度的邵逸夫獎—就是為表彰科學家貢獻的獎項,被很多人稱為「東方諾貝爾獎」。陳偉文說:「我們希望亞洲人都有一個世界性獎項,可以幫助世界提升科研的發展,因為以前諾貝爾獎有些科學範疇沒有兼顧到,而我們這幾個獎項,正好就填補了本世紀新興科學的需要,鼓勵更多年輕人參加科研的發展。

    在香港教育慈善並非名流大亨的專利,即便是普通人也都身體力行,力所能及地為內地教育事業出一分力。由香港特區民政事務局牽頭的「香港青年服務團計劃」,2011年一經推出就吸引了眾多有志於到內地偏遠地區支教的香港青年。香港青年服務團成員陳秉希表示:「中國內地教學方面,教育程度其實都不低,甚至比香港高。所以就要在出發之前,就可能再做多一點充足準備。」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表示:「那個時候是我們希望資助一些18到35歲的年輕人,可以到內地一些鄉村的地區去做一個服務。我們收了很多的申請,我們有一些都是已經出來工作了,也跟他們工作的地方都請了假,用了大概半年的時間去體驗,然後回來的時候也幫助我們,把他們在義教、做義工、服務這方面的一些經歷,跟我們香港的一些年輕人去分享,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我們以前參與過這個計劃的年輕人,他們另外一個感受就是,他們會很感恩自己生活的環境,可是有了他們的專業、經驗,他們可以為一些發展中的、鄉村的年輕的一代,小朋友可以貢獻很多。」

    參與計劃的香港青年服務團成員陳嘉欣分享她的經歷時說:「我發現原來梅州的小朋友,是由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英文,我本身想的課程對他們來講會有些難度,所以我就臨時改變課程,由最基本、最簡單去學起。」

    香港青年支教內地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2006年,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發起的「內地支援教學計劃」,就吸引了不少香港大學生到內地山區支教。參與計劃的林秀麗,2005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來到湖南湘西一個山村中學,擔任初一的副班主任。除了講課,她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成了孩子們的知心朋友和傾訴對象,那就是寫信:「因為他們有時候比較害羞,很難說出自己心裡面的話。他又用寫信的方法來跟我說話、談心,希望他們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還有希望他們得到快樂。」

    林秀麗期間獲得不少學生愛戴,更會自己動手為她製作心意卡作為生日禮物,其中一張卡寫道:「在你生日的時候我沒有什麼送給你的,但是我希望你可以知道,一片真誠的心是超過金錢。」林秀麗說很喜歡這些禮物,全部都會保存,以後會帶回香港。事實上,像這樣的禮物,在她的辦公室幾乎到處都是。「我們的到來其實是為他們開一個窗戶,讓他們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走出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我們香港的年輕人,其實他們也很愛國家。」

    像林秀麗這樣的香港青年志願者不乏後繼者,而近年來內地香港間的基礎教育交流 ,日趨緊密,方式也更多元。目前香港已有約6成的中小學和內地締結姊妹校。深圳市螺嶺外國語言實驗學校副校長王燕表示:「兩個學校會有更多的、實質性的一些活動,比如說教育教學的活動、教科研的活動。」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說:「這個其實就是一種利用這個姊妹學校的平台,能夠達到教學互相促進。大家就好像親戚,親戚當然要越行越密。」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香港的背景或者叫歷史原因,有時可能對國家認識更加少,透過締結姊妹學校,令到他們了解大家的文化和差異,或者他們如何看待一些事情。」

    (國語版):